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6章 1980年的第一份畅销歌单(2/4)

作者:如意键盘

陈主任:“什么法则?”

“为人民服务。”

“嗯?”

“说得再详细点,也就是人民爱听什么歌,就录制什么歌。”

“可……我怎么知道群众们爱听什么歌呢?在《蔷薇处处开》进入市场之前,“太平洋”自己也不知道这盒磁带会受人民欢迎啊!”

中唱社在这方面是真的没经验。

不然,也不至于年年都实现业绩亏损了。

哪怕在之后富得流油,那也是托了时代的福。

和它的前身相比,如今的中唱社是真的没有赚钱的本事。

1904年,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张唱片。

这张京剧《举鼎观画》的唱片,由国内录制、国外灌制合作完成。

到了1908年,法-国百代公司在浦江的徐家汇成立了首家唱片公司。

经营的项目包括唱片、留声机、电影机械、影片……

打这开始,只要是在国内叫得响的歌曲,基本都是在这里录制完成的。

与其签约的艺人,也各个都是独当一面的主。

梅兰芳、周信芳、胡蝶、周璇、龚秋霞、陈歌辛、冼星海、聂耳……

1934年,聂耳在担任百代音乐部主任的期间,由他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也是在此录制而成的。

1952年1月,百代正式由国家接手,更名为人民唱片厂。

两年后,再次更名为中国唱片社。

曾经红透全国的唱片公司,从80年代初开始,哪怕是在之后最火红的时候,都没能再干过广-州的“太平洋”。

“想了解人民都爱听些什么歌,方法多了去了,”

江山不紧不慢的说,在坐的几位也仔仔细细的听:

“还记得去年年底的时候,人民广播电台联合《歌曲》杂志,合办了一期《听众最喜欢的15首歌》评选活动。”

“当然记得。”

朱逢博抿嘴笑了起来:“到了1月底就要公布评选结果了,我还不知道能不能被选上呢。”

“这有什么可担心的,”谷健芬笑道:“你的歌肯定会评上,是吧小江?”

“就是!”

这次的评选活动,主办方一共收回了20多万张选票。

在选票上可以勾选的曲目中,相关专家曾建议将《泉水叮咚响》、《绒花》、《妹妹找哥泪花流》这三首流茫歌曲给去掉。

结果,被广播事业局的局长以“民意如铁”给拒了。

没曾想到了最后,这三首歌均进入了前五名的行列。

但即便如此,在《听众最喜欢的15首歌》公布的前夜,《绒花》这支歌也差点被一首红歌给替换掉。

“江记者的意思是,”陈主任立马反应了过来:“等这15首歌公布后,厂里可以出一张相关歌曲的专辑?”

“就目前的音乐市场来看,”江山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

“除了《蔷薇处处开》的磁带,群众们关心的另一个焦点,就是广播电台即将公布的15首歌了。”

“没错,”朱逢博也同意这个观点:“全国人民选出来的歌曲,能不受欢迎嘛!”

“对对……太对了,”陈主任一连说了好几个对:“我怎么就没往这上面想呢?”

“到时候大部分报刊都会转载这份歌单,”江山点明了要点:“这些,才是对这份歌单最好的宣传。”

任何一件事物要想在群众中迅速流行起来,都离不开媒介的助攻。

等到那15首歌公布之时,大家才会发现这些歌大部分都是影视剧里的插曲。

这么一来,就更能证明宣传的重要性了。

如今,中唱社录制的歌曲,主要以戏曲、各个乐团的作品、以及一些著名歌唱家的曲目为主。

有些歌的曲调不说朗朗上口吧,搁现在的人民,开头两句一出都能给立马掐了。

还真比不上美影厂的部分插曲。

陈主任重重的点了点头,江山这话他相信。

朱逢博的《蔷薇处处开》究竟是怎么火起来的他不知道。

但最近有关这盘磁带的新闻报导,倒是时常见到。

直到遇见了朱逢博他才明白,原来“太平洋”为自己请到了一位专业推广人士。

“到时候还得请江记者帮忙美言几句啊,”陈主任笑道:“你放心,等唱片出来后,该支付的广告费用我们厂一分都不会少的。”

“您这话客气了,”江山笑了:“这15首歌,相信都用不着我出手,全国的报刊都会帮着宣传的。”

陈主任可不这么想:“合作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咱们厂不可能只生产一张专辑啊,之后呢?”

之后又该上哪里去收集歌单?

就目前的市场而言,还真没有多少新歌新曲。

唯一一首《乡恋》吧,连广播电台那么强势的单位都没把这首歌放进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