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回 冷面君冷言拒亲人 热心肠热衷求进身(2/3)

作品:《雍正皇帝

李绂和前科的杨名时已经在这里等候觐见了。杨名时即将到贵州去上任而李绂也放了湖广巡抚虽然是“署理”但也成了封疆大吏。雍正现在没有了和他们谈话的心情只是告诉他们到任后要勤写奏折不要怕麻烦不要怕琐碎也不要怕得罪人便让他们走了。

李绂出身于一个破落的书香门第家中并不富裕。眼下他的俸禄也不过是每年一百四十两银子。这点银子对穷家小户还算是个大数目可他李绂是当官的呀当官就有当官的作派和应酬钱少了是不够的。偏偏这李绂生性清高自命不凡寻常的人想巴结你还真巴结不上。时间一长人们敬鬼神而远之他这里可就门前冷落车马稀了。不过李绂自己并没有感到什么不好有圣眷在别的都用不着操心。想当初他和田文镜一同进京赶考几乎丢了性命不就是帮了当年的皇子如今的皇上的光嘛。

李绂自认为是个多才多智的人常常会想出别人做梦也想不到的主意来。人们还都不知道他和张廷玉之间还有一层关系呢。那年他和田文镜进京时借住在一座庙里赶巧了张廷玉正在这里为他暴死的儿子设祭。其实这事和李绂一点瓜葛也没有可李绂和田文镜一样硬是在不能进步处得到进步。张廷王的三儿子名叫张士平。那年他和父亲一起到金陵去玩爱上了一个青楼名妓。张士平化钱为她赎身并悄悄地把她藏在船上哪知却被张廷玉查了出来。张士平被父亲狠狠地抽了四十皮鞭回到京城就伤势作一命呜呼了。张廷玉的母亲最疼爱的也是这个孙儿要亲自到庙里设祭。李绂打听到这个消息就写了一篇祭文到张士平的棺前哭祭。哭的那个惨哪!谁见了这场面也得陪着掉眼泪。张廷玉后来把他叫过来一同哦原来这个年轻人竟是儿子的生前学友是今科进京赴考的!想想死去了的张士平张廷玉还没说话哪老太太先就喜欢上这个叫李绂的小伙子了。后来李绂被老太大安排在家庙里读书才成就了他今日的功名。李绂知道自己在皇上眼里是有特别分量的。他既是正宗的科举出身又是张廷玉的“世侄”连张廷璐都办不好的事在他手里办得如此漂亮还能不受到重用吗?至于他根本就不认识张士平那只有田文镜一人知道。他清楚田文镜现在比谁都忙他才顾不上这事呢。

李绂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回到家里的。可是刚走到门口他就被眼前的景象闹蒙了。他连忙问守门的长随:“怎么了家里出了什么事情?”

那长随也是个极有眼力的人一边向里面高喊一声:“中丞爷回来了!”一边上前打了个千说:“回中丞老爷里面都是老爷新取的门生他们听说老爷荣升抚台都要来贺喜奴才说老爷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他们就都在候着老爷说什么也不肯离去。”

这边还正在说着哪里面已经拥出十几个人来一个个不由分说纳头便拜请安的问好的道喜的“中丞”、“抚军”、“部院”、“抚宪”叫得一片声响也叫得李绂心花怒放。

李绂心里高兴嘴上却说:“起来起来这是干什么呢?今科的榜还没有你们就来拜座师这不大好嘛。再说我也只是被圣上委任作湖广的‘代署巡抚’不是正职现在就受你们的大礼倒叫我无以自容了。都请起吧咱们到屋里去说话。”

今天来的人有十好几位都是李绂这一科的门生。有几个还是出身名门大家的。比如那个叫王文韶的就和当年太子的师傅王掞有亲而尹继善又是大学士尹泰的儿子。李绂突然想起在考场里还见到一个叫刘墨林的举子很是诙谐有趣字也写得好。便问:“那个叫刘墨林的来了没有?”

同来的举子们连忙回答说:“回恩师刘墨林最爱热闹他是一定要来的。不过现在却来不了。”

“嗯为什么?”

在场的人互相看了一眼又都同声大笑:“老师您不知道这个刘墨林是位棋迷他正在和一个老和尚下棋哪!他要我们先向老师禀报一声说赢了这盘棋、给老师送点见面礼也给大伙挣几个酒钱。”

“哦这么有把握?那我们就只好拭目以待了。啊哈哈哈哈!”

这里正在笑谈只听门口也是一声长笑一个青年人闯了进来:“好啊这里可真热闹啊!请老师恕罪门生刘墨林来得晚了一些不过还真让我得了彩头。”说着打开带来的包袱取出两绽金子来惊得众人无不张口结舌。刘墨林却兴奋地说“托老师的福门生今日得了一注外财正好拿来孝敬老师……不不不老师您先别生气门生我看着您拉长了脸就心里害怕。我知道您老是从来不取身外之物的可这些银子取了却并不伤廉。今日和我对奕的是从南京来的一位叫梦党的大和尚他夸下海口一定要打遍京城里的高手并且下了每盘百两的大赌注。好嘛还真吓得人们不敢和他较量了。我怕他什么他不就是年纪大了些嘛。果然被我连战连胜得了他的二百两银子。今天我拿出二十两来给大家办桌酒席三十两我留着交房饭钱其余的一百五十两全部献出来敬谢老师栽培之恩。”

李绂忙说:“哎哎哎这可不行。且不说你们是否能取中还尚在两可就是全都高中了也是你们十年寒窗三场苦战得来的。你们大概都听说过我平生从不要一分外财。刘墨林和诸位这番心意我愧领了。今天大家高兴我也跟着你们扰墨林一次酒权当作同喜共庆仅此而已别的就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雍正皇帝 最新章节二十三回 冷面君冷言拒亲人 热心肠热衷求进身,网址:https://www.xddxs.org/86/8671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