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8.第 8 章(2/3)

作者:月神的野鬼
发现自己已经站在家门口失神很久了,王乐正撑着门疑惑地看着他,“你怎么了?笑什么?”

王悦脑子里像是过电一样瞬间清醒过来,“没事。”

“喊你怎么没反应?”王乐抱怨了一句,见王悦的视线终于有了焦距人却还是没动,她不耐烦地问道,“你到底进不进来?”

王悦这才意识到自己站在门口顿住了,他点了下头,忙走了进去,王乐有些说不上来的别扭,甩了鞋子自己回了房间。王悦看着她的背影,下意识又是一瞬间的走神。

司马绍那一日和他扭打成一团,却仍是没忘半是戏谑半是认真地问他没事跑长安去做什么。

其实王悦真的没做什么,他只是潜回了长安的曹家旧宅,把满目疮痍的院子里所有的树都刨了一遭。

他从一颗枝叶茂盛的树下把那坛子女儿红和那只珍珠鞋挖了出来,风尘仆仆几千里,他将那只鞋轻轻放在了他母亲的窗前。

王家鲜少有人提到王乐的名字,甚至没什么人记得这位生于八月长安死于流离战火的王家嫡女,她在北方京都出生,最后一个人孤零零地留在死在江河以北,和许多饱受战火折磨无名无姓的西晋百姓一样,她永远留在了故土之上。

东晋初年江东许多士族都是原来北方的门阀世家避乱迁徙过江而来,家族荣衰够写一部荡气回肠的家族史,他们中无数的族人乃至血亲手足都死在了长江以北,东晋初立,许多在江东立稳脚跟的世家大族的人开始在江边凭吊祭奠死在北方的亲人,哭声哀彻江河两岸,元帝与丞相王导觉得此举不利于江东王朝政权稳定,于是下令禁止。

那一带江河隔离了两个年代,隔离了两个王朝,滚滚东流水,混着战乱年代中两代人的血泪。

王悦倚着窗户望着楼下现代灯火,忽然觉得今天他似乎格外的感怀,在现代待了近一年,他从一开始的不可置信到后来的淡定,这之间其实他的心境变化很大,他已经开始慢慢接受现代的命运了。

过去的那些事儿曾经夜夜入梦,后来他被现代的一些事儿弄得焦头烂额,那些事儿就渐渐淡了,偶尔午夜梦回,简直有恍然隔世之感。今日不知怎么的,忽然比往常感怀一些。

大抵是有些累了,人累了就难免开始念家。

王悦也察觉到经历过一年的时间的各种事儿,自己的性子变了,却转念想想经历了这么多事儿能和从前一样才是奇怪,他没变太多,他只是终于开始适应了。

这里的日子,这里的生活,这里的一切,他开始慢慢适应这一切。王悦正劝自己来日方长不用急,脑子里却冷不丁忽然划过一人的身影。

王悦先是没反应过来,反应过来后一怔,谢景?

怎么忽然想起他?没摸着头脑的王悦有些蒙,半晌才摇了下头回了房间。

……

在晋朝吧,读书这个事情是件很简单的事儿,有钱有权的人家自己请几十位先生名士天天轮着教孩子一年到头不带重样的,没钱没势的人家就别读了,老实种地耕田,哪怕应征入军都比读书有指望多了,别的地儿王悦不知道,单说东晋建康,寒门士子就是读书读破天读成圣贤也不会有什么大出息。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基本上掌权的官职都是几个大族的垄断,寒门子弟皓首穷经一辈子没背景什么用都没有。

而反过来士族就不一样了,哪怕你不学无术只会声色犬马斗鸡走狗,只有你有个拿得出手的姓,稳稳的天纵英才,国之栋梁。要知道王悦在东宫当太子侍讲的时候他才十三岁,官从四品,那时候王悦的文化水平低到连司马相如是晋朝人还是汉朝人都分不清。

因为对现代情况的不熟悉,王悦一开始虽然也觉得王乐不去上学不合适,但是他没意识到这事儿到底有多严重。父母双亡,家中一贫如洗,哥哥打零工,妹妹辍学在家,这一家子称得上是隔壁邻居大妈茶余饭后日常谈论的重点话题了。

王悦偶然撞见过一次她们的议论,听了两句,有些反应过来了。

一日吃着饭,他对着正躺在旧沙发上玩手机的王乐忽然说了一句,“你重新开始上学吧。”

王乐正玩着手机,闻言偏过头看了眼王悦,半晌把头转了回去继续戳着屏幕消灭星星。隔了很久,她终于回头又看了眼王悦,果然看见王悦还在盯着自己,她一皱眉,“钱上哪儿去弄?”

王悦从兜里抓出一把纸币,红红绿绿都有,犹豫了一下,他将手伸进另一只裤兜里,掏出一把硬币堆在了纸币上,看了眼王乐,他伸手将钱推了过去。

王乐原本被这情景逗得想笑,可是看着王悦伸手真的将那堆混着硬币的散钞推过来,她不知怎么的,心里想笑,脸上却怎么挤都没什么反应。“这都是你最近挣的?”

王悦点了下头,“一个学期应该够了。”

王乐将手机甩进沙发内侧翻身起来望着王悦,“上回你得罪了我班主任你记得不,她死活不能让我回去的,这事儿你知道吗?”

“可以再想想办法,可以换个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