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2/3)
作品:《临渊》个银行户头走账、租几个闭柜存放秘密文件或者贵重物品,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但是对梁利群们来说,为了分割股权、周转资金,大家手底下做出来的空头子公司孙公司,货不对版的实业公司不知道有多少,几个闭柜,也是在算不上什么大事情『利群不但一个字都没问,一口应承,还要当场邀请尚未正式执业过的卢一珊,出任上东信托公司的委托律师。
卢一珊被梁利群搞得措手不及,觉得事情有些过分顺利了,只好说回去考虑考虑。
才不过两天的功夫,梁利群就兴冲冲地打电话来,说,账户、闭柜都已经开立完毕,还为卢一珊准备了一间临时办公室,方便工作,请她择日前来验收。
这样的速度,让和卢一珊对接的上东信托公司财务经理王寿春都觉出异样来。
去还是不去?卢一珊没有太多时间烦恼,因为如果地下金库再跑不通,老吴和其它同志的家底也要耗光了。
卢一珊隐隐觉得梁利群对自己热情过了分,有些不大对劲,赶紧找到老吴汇报情况。
卢一珊其实也有很丰富的地下工作经验,但是她缺乏的是恋爱经验,面对梁利群把百忙之中的格外关切,有些乱了阵脚。
比如,接触了几次,两个人聊着聊着,中文换成了英语,英语换成了法语,法语换成了日语,梁利群周游世界,卢一珊博览群书,两个人恰恰是棋逢对手,一来二去,就聊开了,一次开心、二次开怀,聊了几次之后,就有些习惯成自然起来‖一珊是带着政治任务和梁利群接触的,对于这忽然产生的好感,就倍感尴尬。
梁利群为人绝对说不上细致,似乎完全没有察觉到卢一珊的复杂情绪,他的电话一多,律师公会的办公电话就成了热线,耽误其他人的工作,卢一珊被明里暗里数落了好几次,不免烦恼〗时各个岗位都人满为患,她这个律师公会秘书的职位本来就不甚稳妥,如今不免的起来,有几次听到又是梁利群的声音,就直接挂掉了。
哪成想梁利群几次打电话找不到人,反而执拗起来,竟然动用种种手段,生生在律师公会里面给卢一珊装了一部崭新的专用电话←是上盒名的公子哥,大张旗鼓地招呼起来极具声势,旁人都看呆了,对这种用自家电话打专线咨询业务的行为,竟说不出什么不妥。
这个初冬,上耗为寒冷,他又连送了卢一珊两件皮大衣,这一下,平时低调的卢一珊马上成为了众人的目光焦点。
卢一珊真的有些急了,这样被动地“抛头露面”,不用细想,肯定是对情报工作不利的,加上她又怕梁利群的大少爷脾气上来,两个人纠缠到一起,搞不好就要弄假成真。
这可怎么是好!
向组织汇报吧!
老吴到底是个老地下,他认真考虑了一会,重其事地开始做起卢一珊的工作来。
他口才上佳,说了一会,就像催眠,卢一珊隐隐觉得大有道理。
他的大意是,首先通过观察,梁利群在私德上还算端正,他的情感是真诚的,并不是糖衣炮弹;其次,目前他是上贺别市财政局的财税专员,手里有着经济实权,更重要的是,其父梁成杰在李墨卿出任上贺别市市长之后,已经出任了“上海经济工作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实际上,就是和日本军方和上贺别市政府配合,稳定上海的财税金融,更是有着极大的社会影响力,梁老先生对卢一珊印象颇佳,也是难得的高层情报渠道。
最后,如果个人感到尴尬,那么随时抽身而退当然合适,但是这一条长期争取才得以建立的情报线就此断掉,未免可惜≈在伪政权和日本人对上菏金流动监控越来越严格,特别是懂经济的梁成杰全面主掌上海经济工作之后,组织的资金周转目前遇到了空前的困难,所以能不能趁现在梁利群对卢一珊还抱有好感,把握时机,把银行户头和闭柜的工作顺利完成,再考虑撤出?
卢一珊当然知道,就算日本人和“铲共救国特工总指挥部”再神通广大,恐怕也不会想到,中共的地下金库,就在他们委任的上海经济大总管的产业下吧?
“吴老师,这,恐怕有困难吧?”卢一珊有些吞吞吐吐,“梁大少爷是个粗心眼,但是梁家老爷子可是非常谨慎细密,万一出了纰漏,我暴露身份不说,也可能把梁家就此拖下水。”
吴俊阳又好气又好笑,道,“卢一珊同志,敌我之间的界限还是要分清的,依托上东信托公司作为周转资金的重要据点,有利于支持组织迅速在上海打开局面,对抗日救亡运动所涉及的各方面进步事业,都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们的工作原则就是,用较小的代价,取得比较稳妥而可靠的进步≠说,现在梁成杰和梁利群,一个是伪经济机构的主任委员,一个是伪市政机构的财政专员,什么拖下水不拖下水,他们如今就在水里!”
“你不想想,有朝一日日本战败投降,他们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处境?恰恰相反,如果我们能通过和他们的接触影响他们,让他们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追求民族独立解放做一些有益的工作,这才是对他们最负责任的举动!”
老吴是个老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临渊 最新章节5-6,网址:https://www.xddxs.org/71/7132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