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大军入城。

于是,成吉思汗在这些头面人物的陪同下视察城池。

成吉思汗和小儿子拖雷率军进入不花剌城,当他们经过不花剌的标志性建筑——礼拜五清真寺时,成吉思汗眼珠为这些异域风格的精美建筑以及它们豪华的装饰所吸引,于是问道:“这是不是你们算端摩诃末的宫殿啊?”旁边陪同视察的讹答剌人连忙答道:“不,这是真主的宅邸,是神的住所。”

成吉思汗和拖雷踏上祭坛——那是伊斯兰教徒心中最神圣的地方,凡人是不可以践踏的,但是,不信伊斯兰教的成吉思汗可不管这些。在那里成吉思汗对乡绅说:“我们的马没有粮草,把城里的仓库打开,把粮食全部搬出来喂马。”

然后,他们把装《古兰经》箱子拉出来,把箱子中的《古兰经》扔到地上,然后把箱子当马槽喂马。可怜伊斯兰教教徒心中的圣物——《古兰经》被扔得满地都是,一片狼藉。

这并不是成吉思汗要故意践踏伊斯兰教,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些东西在伊斯兰教徒中的神圣地位,这一切都是无意识的行为。俗话说,不知者无罪嘛。其实,成吉思汗对宗教信仰还是相当开明的,实行宗教自由的政策。

其实蒙古人也是信教的,他们信奉的是萨满教,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前,萨满教在蒙古地区占支配地位。但成吉思汗并不反对其它任何一种宗教,他对所有的宗教都一视同仁,同时允许多种宗教并存。蒙古人特殊的宗教态度使他们没有宗教狂热。

关于最初的蒙古统治者的宗教政策,志费尼在《世界征服者

史》一书中这样评价道:“因为不信宗教,不崇奉教义,所以他没有偏见,不舍一种而取另一种,也不尊此抑彼;不如说,他尊敬的是各教中有学问的虔诚的人,认识到这样做是通往真主宫廷的途径,他一面以礼相待穆斯林,一面极敬重基督教徒和偶像教徒。他的子孙中,好些已各安所好,选择一种宗教:有皈依伊斯兰教的,有皈奉基督教的,有崇拜偶像的,也有仍然恪守父辈、祖先的旧法,不信任何宗教的,但大多不露任何宗教狂热,不违背成吉思汗的扎撒,也就是说,对各宗教一视同仁,不分彼此。”因此蒙古人与穆斯林的宗教抵触并不大。

战马吃饱了,就该人来享受了。不花剌人设宴款待。成吉思汗又命令找来城里的歌姬慰劳他的军队,给他们唱歌跳舞。蒙古士兵当然特别高兴,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不花剌的外城,还得人家热情款待——又是美酒又是美女,自然尽情享受。席间,蒙古人尽情狂欢,他们痛饮美酒,高唱蒙古民族的歌曲。

与此同时,那些不花剌的头面人物,包括城中那些伊斯兰教的教长、法师和司教等,却被命令去伺候蒙古大军的马匹,替他们喂马、饮马。

宴饮持续了一两个时辰,然后成吉思汗动身回营。于是,聚集在那里的居民也纷纷随之离开。

当蒙古人和不花剌的居民离去时,扔在地上的古兰经书页在人们的脚下和蒙古人的马蹄下被踩成烂泥。这时,不花剌城的一名学识渊博的宗教大师,哀叹说:

天哪,眼前的事,

我在梦中看见,
本章已完成! 成吉思汗家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蒙古西征纪实 最新章节33,网址:https://www.xddxs.org/41/4168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