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2)
作品:《成吉思汗家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蒙古西征纪实》宫门前,小康熙正和一帮小太监玩耍。《哈十八ha18.免费x下载》他看见鳌拜走来,对鳌拜说:“你力气很大,露一招给这些小太监们看看。”
这时,十几个小太监嘻嘻哈哈围上来,和鳌拜动手动脚,鳌拜一点不在意,说:“别开玩笑。”乘鳌拜不备,这些小太监将鳌拜撩倒在地上,并用绳子捆起来。
鳌拜还当小太监跟他捣乱玩儿呢,一个劲儿地高声叫唤:“别闹,别闹!”
康熙看到鳌拜被捆住了,这才厉声正色说道:“鳌拜,你死到临头,还不明白吗?”直到这时,鳌拜才知自己中计了,但已经迟了,康熙命人将鳌拜杀掉。
康熙设计除了鳌拜,掌控了国家大权,这一年,康熙才十六岁。
同样,这个伊利汗国的小君主不赛因长大之后,也要把权力从出班手里夺回来。权力的争夺,从来就是血腥的。1327年,不赛因趁出班领兵在外的时候,宣布自己亲政,并下令逮捕出班。
这个出班自然不会心甘情愿的下台,他在外地兴兵反叛,但是,大家对这个大权独揽的出班早就看不惯了,部下们不听他的号令。出班无奈,只好逃走,后来被人抓住,把头砍下来,送给了不赛因。
大凡威高震主的权臣基本上都没有好下场。历史上,这些权臣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把皇帝给废了,自己当皇帝。比如三国时代曹操父子等;要么就是被皇帝给废了,全家死无葬生之地。
历史一次次重演,但是权力的诱惑却让人一次次重走这样的路。
灭掉出班之后,不赛因宣布亲政,雄心勃勃,想让伊利汗国振兴。但是,他也是一个短命的皇帝,1335年,不赛因去世,年仅31岁。
年轻的不赛因这时还没有儿子,没有儿子,谁该继承汗位呢?围绕汗位,自然又是一场争夺。有人提出,旭烈兀汗这一支绝后了,干脆去找旭烈兀的弟弟阿里不哥的后人来当伊利汗国的首领,但是这一提议被伊利汗国的将军们拒绝了,旭烈兀这一支没有了,他们可以夺取伊利汗国的政权了。
于是各地的将军们纷纷割据一地,自称为王,伊利汗国分裂成四五个互不隶属的独立王国,有点像我国的三国时代了。
当时,占据伊儿汗国首都大不里士的是一个叫做楚邦王朝的分裂势力,他的首领是马立克·阿希拉夫,他是伊利汗国中实力最大的军阀,相当于三国中的曹操。一般说来,占据首都的军阀实力都比较强大,因为这是政权争夺的中心。这个阿希拉夫的军阀学起了曹操,不愿意自己当皇帝,他拥立了年幼的一个叫做努失儿完的人当伊利汗国的大汗。
阿希拉夫这一招和曹操非常相像,记得当年有人这个努失儿完身世也很模糊,根本不知道他是不是旭烈兀家族的人,但是,谁会在乎一个傀儡呢?这个占据原来伊利汗国首都,自称是正统的伊利汗国的继承者的小王朝很快就被北边的金帐汗国灭亡了。1357年,钦察汗国的大军攻入大不里士,楚邦王朝灭亡,那个傀儡皇帝努失儿完不知所终,大不里士的正统伊利汗国宣告结束。
这就像haha三国中曹操的魏国被人给灭了,其他国家还在继续打着伊利汗国这面旗帜,就像刘备的蜀国一样,他也标榜自己汉朝的继承者。在巴格达这个地方,还有一个像刘备一样的割据政权,建立这个割据政权的是蒙古贵族哈散,因为他是正宗的蒙古人,所以他认为他才是真正的伊利汗国的继承者,就像刘备一样,他说他是汉献帝的叔叔,于是他才是汉朝的真正继承者。这个哈散于1340年自立为汗,1358年,他的儿子兀洼思宣布北伐,从从金帐汗国手里收复伊利汗国的首都大不里士,宣布自己仍然是伊利汗国,后来大家把这个由哈散建立起来的伊利汗国叫做札剌亦儿王朝,这个王朝在1393年被帖木儿帝国所灭,名义上的伊利汗国烟消云散。
日期:2010-07-24 08:52:03
一、蒙古人战无不胜的原因
蒙古各部落男女老少加在一起不过100万人,这最多只能为他提供12500名军人。以如此有限的兵力,他怎能成为近乎名副其实的“世界的统治者”呢?
——加拿大历史学家斯塔夫·理阿欧大陆,这在世界历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实际上,在几次西征中,蒙古军队的数量通常很少,加上其他民族的仆从军,总数最多不超过20万人左右,往往比对方的军队要少得多。但是,人数少的蒙古军队却往往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吗?难道真是“上帝”的旨意吗?
当然,我们不排除蒙古人一直有好运气陪着他们,但是,除了好运气之外,他们百战百胜还是有原因的,就像一句歌中唱的那样:“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下面我们试图来分析一下蒙古军队战无不胜的原因。
日期:2010-07-24 08:53:08
蒙古人强烈的征服精神
蒙古人的战斗力首先来自他们强烈的征服意识,蒙古人可能是世界上最具有征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成吉思汗家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蒙古西征纪实 最新章节112,网址:https://www.xddxs.org/41/41680/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