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7章 宜城县令,王允举贤(2/3)

作者:霸皇盖世
后人对于钟繇的了解,一向是很偏颇,大多数都是因为他书法家的身份而认识他,当然,还有就是他七十多岁,生了一个叫钟会的儿子!

除此之外,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了解的了。

殊不知,这位可是大佬级别的人物,因为他出身于颖川钟氏,这是在整个魏晋时期,都颇具影响的世家大族,以世善刑律着称。

早在西汉时期,颍川钟氏出身的钟元,就官至尚书令领廷尉,成为全国最高司法审判机构的长官。

东汉时期,后人钟皓以诗律教授门徒千余人,朝中多次征召他做官,他都拒绝了。

而且,钟皓因德行高尚、学识渊博,与陈寔、荀淑、韩韶三人并称为“颍川四长”,为当时士大夫所倾慕。

只不过,钟皓的两个儿子钟迪与钟敷,最后因桓灵之世的“党锢之祸”而终身不仕。

到了他的孙子钟繇,终于重振家风,使钟氏成为曹魏时期,举足轻重的世家大族。

以一人之力,能兴一族,足以见证其实力!

钟繇幼时时候便相貌不凡,聪慧过人,早有贵相,其叔父钟瑜便越来越欣赏他,供给他钱财,使他专心学习。

不过,或许是因为受到了党锢之祸的牵连,钟繇在灵帝时期,一直都没有出仕,直到献帝时期。

或者说,是董卓当政期间,钟繇这才被其察举为孝廉,先后任尚书郎、阳陵县令,后因病离职。

之后,又被三府征召,担任廷尉正、黄门侍郎。

不过这时候,钟繇的声名尚还不显,在朝中也只是因为过往的功绩,担任御史中丞,迁侍中、尚书仆射!

只等到马腾、韩遂诸将,恃强居于关中的时候,钟繇经过荀彧的推荐,得以进入曹操的眼帘,以侍中的身份领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

曹操将后方事务委托给他,特别授予他不受制度拘束的权力!

而钟繇也没有辜负,曹操的对他的期望,以司隶校尉的身份出镇关中,协调马腾、韩遂诸将,输送物资支持曹操的征战,为后方的稳定做出贡献,被曹操比为西汉开国功臣萧何。

可以说,如果没有钟繇,就没有关中的稳定,也正是因为朝廷没有西顾之忧,所以曹操才敢放心打官渡之战!

光从这一个功绩来说,系统给他98的政治属性,丝毫不高!

不光是在政治上!

在军事方面,钟繇也是有很大的成就,如果他没有强大的军事头脑的话,想要稳住马腾、韩遂等诸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毕竟,这些人可都是在刀口上舔血的,没有点真材实料,就想压住他们,简直就是痴心梦想!

大败郭援一战,也充分证明了钟繇的军事能力。

只可惜,这么一个文武双全的六边形战士,竟然会被后世之人只当做一个书法家看待,实在是有些令人难以理解。

现在的钟繇未及而立之年,他真正出仕也是在献帝时期,距今已经过了十年,可即便如此,仍然没有如此高的能力,由此可见,他的潜力究竟有多大!

如果,他现在就出仕的话,提前经过十年仕途的历练,未来的成就绝不止历史上那样,就算超不过荀彧,以他的历史年数不断成长的话,恐怕也是相差不远了!

从王允介绍钟繇的那一刻,王羽就已经猜出他的目的!

钟繇因为党锢之乱的波及,现在不能出仕为官,不过他若是接受王羽的征召,那朝廷就拿他没办法了!

毕竟,王羽有这个份量!

在王羽打量着钟繇到时候,钟繇何尝不是在打量着他,只见他开口笑说道:“文若在颍川,多次尝与吾言,王子英其人如何如何,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哦,元常兄也认识文若?不知他来他洛阳没有,我与他已经是许久未见了?”王羽见钟繇主动提起荀彧,当即来了精神,连忙询问荀彧的下落!

“这倒没有,文若毕竟跟党人有所牵连,不过,等时机彻底成熟之后,他应该会回来!”钟繇意味深长道,让王羽顿时愕然!

“没想到,元常与子英都推崇那荀文若,就连那何伯求,也断其有王佐之才,如此看来,此人定然不假。”王允抚须笑道!

“这是自然了,若是单单以文才论,吾远不及文若也。”王羽很诚恳地说道。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钟繇恍然大悟道,他在前些日子,一直听闻从太学返家的学子,无论是颍川人还是路过颍川,必要见见荀彧!

他当时还没有多想,毕竟何伯求称赞荀彧为王佐之才,有如此多的人来见,也是理所当然了,可现在看来,这恐怕也有王子英的一份功劳。

想想就知道,如今太学的头号人物,四步成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