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3章 黄巾起义的背后(2/3)

作者:霸皇盖世
角即将发动黄巾起义之时,汉朝的皇帝才后知后觉,显得是那么昏庸无道。

更加离奇的是,十年磨剑,经过精心筹备的大起义,竟在短短一年多之后就彻底失败。

虽然,这里面有唐周的缘故!

他向汉王朝告发张角,要发动浩浩荡荡的黄巾起义,使张角失去了在朝廷的内应,让汉王朝有了准备的时间!

为此,张角不得不仓促进行起事.间接导致黄巾起义的失败。

不过王羽对此嗤之以鼻!

要知道,当时的汉朝是什么情况?

皇帝都被逼得,只能卖官鬻爵才能赚快钱,满足自己盖宫殿享乐的欲望。

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让苟延残喘的大汉,一下子迸发如此强大的力量呢?

这时候,世家大族已经把持朝廷官员的任免权好几百年了,这些官僚自诩清流,天天就知道,让皇帝控制自己的欲望,做一个有道明君。

而他们自己,却联合各个大家族,逼迫老百姓把土地贱卖掉,然后再买更多的廉价劳动力。

世家们也有理由说的,我们世世代代为大汉尽忠竭力,做官很辛苦的,我们如果纳税那就没有天理啦。

那么世家大族不向朝廷交钱,他们花钱买的私人劳动力,自然是他们的自家奴仆,也不用交钱,朝廷只有像挤海绵一样,去压榨尚且有那么一点点土地的自由民。

当这些老百姓,最后被挤得一滴不剩时,世家们又会站出来凭借鱼肉乡里的大权,让这些活不下去的百姓自愿贱卖,以奴隶之实还要美其名曰庇护,最后世家们还能得个好名声,这买卖赚翻了!

于是,汉朝朝廷能收的税越来越少,汉末的皇帝们作为天子,享乐一下总是合情合理的吧,但他们也只能喷一口老血,大吼一声:都是朕的钱!

这是无可救药的恶性死循环,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很正确,都很有道理,谁为自己赚个钱不是天经地义的呢?

但汉朝,就是这样会一步步走向灭亡。

皇帝们怒了,东汉的桓帝刘志是个“雄才大略”的有为君主。

大权臣梁冀的党羽,遍布半个朝廷,最后刘志心一狠,搞政变杀掉;

世家大族都在挖国家墙角,朝廷没钱搞经济建设和军事行动,刘志没有钱盖大房子,还是心一狠,搞党锢,把这些世家都踢走。

刘志发现,杀死权势滔天的外戚梁冀,搞掉几百年牛气哄哄的世家大族,这些看似不可能的事儿都因为宦官势力的介入,竟然顺利办成了。

看着一天天变高的大房子,刘志上瘾了,开启了长达十五年的党锢之祸,把世家大族狠狠踢出了帝国最高权力圈,并把汉朝最丑恶的宦官势力彻底放了出来,大汉一下子陷入了全面的黑暗。

东汉是世家大族的,且在几百年的发展中,早已根深蒂固!

王莽都已经篡位成功了,可因为动了世家大族的蛋糕,最终被世家赶下台,不会真有人以为,王莽是被农民起义军赶跑的吧!

光武帝刘秀怎么样?

文韬武略,大魔导师,在强大的中国帝王中,也是属于顶尖的角色了,但刘秀敢动世家吗?

很遗憾,不敢。

当然他也尝试过,但失败后立刻聪明地放手。

桓弟刘志只是个狠角色而已!

他以为他成功了,以为汉朝又是皇帝的天下了,其实他是大错特错,他的狠只是在为这个外强中干的汉朝,送葬而已。

虽然世家们因党锢,暂时被朝廷疏远,但他们牢牢掌握着基层。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很明确地证明:谁能够掌握基层,谁就能掌控天下。

张角的太平道,为什么能在短短十年之间,就可以在大汉最核心的区域迅速发展壮大,拥有上百万的信徒?

黄巾起义前,大方首领马元义能在荆州扬州等地,聚集数万信徒前往冀州邺城,这几万人可不是从湖北和安徽,前往河北地方的旅游团,他们可是苦大仇深的黄巾军。

马元义凭什么,能有组织有纪律地穿过层层汉朝官府的封锁,完成这次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黄巾起义爆发之后,汉灵帝迅速解除党锢之祸,让世家大族们再次走上台前为汉朝效力。

果然,朝廷在夏四月颁布解除党锢的诏书,汉朝立刻转入反攻态势,十一月张角三兄弟全部被杀,宣告黄巾起义彻底失败。

世家大族与太平道的关系,足以令人不寒而栗。

于是,在黄巾起义这场历史事件中,宦官都是王八蛋,皇帝昏庸无道,就知道享乐盖房子,黄巾军则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总之没一个好东西。

这时,只要再来一个地位高的朝廷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