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六回 朱兰桥畔 再遇香菱(1/2)
作品:《红楼贾兰:今晚省亲,要不要逃?》贾母与贾兰前后离了花厅,剩下的人又叙了一番才各自散去。>
一直都没怎么开口的薛姨妈朝李纨笑道:“兰哥儿如今是真是不得了,若是我家那不成器的儿子晚生几年,我都想将他塞去给兰哥儿让他带在身边好好调教调教。”>
李纨闻言只矜持地笑了笑,客套地回了几句。>
薛宝钗暗暗点头。>
她很是认同母亲的话,单纯以贾兰方才所表现出来的睿智,十个薛蟠也比不上,若是自家那迷糊之极的哥哥能跟着贾兰那真的是善莫大焉。>
花厅之内红烛环绕,灯火摇曳之中,看着不断在盛赞贾兰的薛姨妈,宝钗渐渐陷入了沉思之中。>
不知为何,宝钗脑海里全是贾兰的身影。>
他对三春侃侃而谈时那副自信的样子……>
他离开时那落落大方的洒脱身影……>
【要是他是……那该多好?】>
宝钗抿着嘴,双颊微红。>
一直留意着宝钗的黛玉也抿了下嘴,下意识地,她蹙了眉头,一双美眸不住地打量着宝钗,见她一直放空着的模样,忍不住喊了一声。>
“宝姐姐为何发起呆来?”>
宝钗回过神来,见黛玉双眼似睁非睁地望着自己,那清泉般的眼神似乎快要将她看透,令她没来由地一慌,忙应道:“方才母亲提起兄长,多日不见,让我有些想念。”>
这番话明显言不由衷,不过黛玉也没有说破,只是顺着问道:“说起来薛大哥也离家多时了,怎的还不回来?”>
宝钗苦笑:“前头儿他赚了一点,后来又赔了,觉着心中不忿,又查点了一下领着人去了平安州,我劝他也不听。”>
黛玉宽慰道:“生意上的事情我不懂,只愿薛大哥早日归来。”>
宝钗叹道:“我那兄长就是个浑人,半点人心险恶也不懂,也不听劝,整日嚷嚷着要干什么事业,我倒是希望他能早日收收心。”>
黛玉笑道:“他虽说是个浑的,可待你也是一片赤诚,他待香菱其实也还好,整日到处奔波为她配药。”>
宝钗心里微暖,黛玉说的没错,薛蟠虽说人浑,可对宝钗是真的好。>
不过提起香菱,宝钗眼中又有些微妙,但最后却也没说什么。>
……>
回到大观园,刚过了沁芳桥的贾兰忽然停住了脚步。>
“你们先回,我想再四处走走。”>
晴雯愣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随后又问:“不如带上龄官给你掌灯,天气这样冷,又黑乎乎的,还是多带个人在身边吧?”>
这样温婉的晴雯,要是宝玉见了肯定又要抓狂。>
贾兰给了晴雯一个感激的笑容,自己从龄官手里接过灯笼:“我有这个便可。”>
晴雯见了也不多言,领着龄官与招娣两个自行离去。>
冬日雪后初霁的夜,大观园四周银装素裹,无比安静。>
松林披上了雪白,形成一片白色的海。>
贾兰披着晴雯给做的暖帽和袄子,提着灯笼,在柔和的烛光下漫步于雪地之上,在庭院中缓缓穿梭着。>
沿着封冻的溪涧蜿蜒而行,穿过一片柳树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
他并没有过桥,而是隔岸而立。>
对面是一所清凉瓦舍,依稀可见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
一座皑皑的石山,分出一派支脉,沿中间穿墙而过,玲珑山石突出插天,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
清风送来阵阵幽香,其味芬气馥,令整个院落奇异幽趣,哀而不伤。>
贾兰凭栏驻足,抬头望月,忽然低下头,视线越过那朱栏板桥看向对岸。>
一盏灯笼打了起来,在雪夜之中划出一道熹光,照耀出一道曼妙的身姿,一名看不清相貌的女子与贾兰隔水而立。>
【兰哥儿,你好。】>
一道不急不躁的声音在贾兰心间响起,如春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
贾兰笑了。>
【好久不见,香菱!】>
香菱身上那股让人亲近的气质,隔岸都能感受得到。>
无怪呆霸王薛蟠也为香菱的美貌气质所倾倒,要知道原着之中真正能以容貌打动那呆霸王的,除了香菱,便独独只有黛玉一人。>
贾兰与香菱隔空以意念寒暄了几句,玉玲珑的声音忽然乱入。>
“怪哉!这贾府之中居然有这等人物,此前我竟从未发现!”>
闻言心有所动的贾兰立即追问:“玲珑,你可识得香菱身上的隐秘?”>
玉玲珑语气一派无奈:“我久居那大荒山上,下凡之后又东躲西藏的,能识的什么?不过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红楼贾兰:今晚省亲,要不要逃? 最新章节第二零六回 朱兰桥畔 再遇香菱,网址:https://www.xddxs.org/396/396351/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