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1章 就等于给江山送了一台功德箱(1/3)

作者:如意键盘
1979年3月,著名女歌唱家朱逢博,被廖祖明请进了刚成立没几个月的太平洋影音。

“记住,歌曲中凡是有毛、社、共的歌词,都不能出现。”

这已经不是廖祖明第一次提醒了。

朱逢博点了点头:“这些歌都是我的好朋友陈钢帮我挑的,完全符合你的要求。”

“陈钢,”廖祖明似乎有点印象:“是作曲家陈钢吗?”

“对,老陈是一位很优秀的作曲家,”

由于“太平洋”影音目前的定位,只面向东南亚和港澳地区发行销售。

所以,这批磁带的曲目难免会被挑挑拣拣。

在听到具体的选歌要求后,朱逢博第一时间就找到了陈钢。

陈钢是什么人大家不熟悉,他的父亲陈歌辛大家也没听说过。

但,《夜上海》、《玫瑰玫瑰我爱你》这些歌多少都能哼上几句。

在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滩,就是这位被称为“一代歌仙”的作曲家陈歌辛,一手捧红了周璇等炙手可热的歌星。

可谁又能想到,写出《玫瑰玫瑰我爱你》这些莺莺袅袅的陈歌辛,之后又写出了传唱至今的儿歌《拔萝卜》,和逢年必放的《恭喜恭喜》。

其中《恭喜恭喜》这首歌,其实是陈歌辛在得知小日本投降后,连夜创作的歌曲。

这歌无论是当初还是现在,听着依然特别喜庆!

很快,朱逢博就在廖明祖的陪同下,走进了布满新人新机器的录音棚。

崭新的空调、软和的地毯,再配上全新的设备……

朱逢博满眼惊讶的看着眼前的录音棚,

“哇,这间屋子看着好高级,”她奇怪道:“怎么和其它房间不一样呀?”

“咱们厂条件有限,”

廖明祖尴尬的笑了笑:“只能将摆放机器的房间修整一下,毕竟它们才是最重要的。”

“在我们太平洋,”一位工作人员笑道:“机器永远比人的待遇好。”

连廖明祖自己的办公室,都依然是外面大雨里面小雨的景观房。

“但伱们这安排的还真挺不错的,”

展现在朱逢博眼前的录音棚,被隔成了一格格小间。

“我们在每一个小格间都安放了一只话筒,小提琴、钢琴……互不干扰,”廖明祖介绍道:

“别看我们厂的环境不怎么样,但设备绝对是一流的,24轨同时录制在国内绝找不出第二家。”

“听你这么一说,”朱逢博看什么都觉得新奇:“我都有点迫不及待了。”

“那咱们就开始吧!”

双方都很期待,也都非常努力。

没几天的功夫,“太平洋”影音的第一盒磁带《蔷薇处处开》终于被录制完成了。

这一趟,一次性录制了18首歌曲的朱逢博,开心的拿到了180元的报酬。

按照之前的计划,这10万盒《蔷薇处处开》很快被发往了销售目的地。

尽管香江的合作方“百利”影音,卖力的宣传了好一阵。

但,这盒专辑却依然没掀起多大水花。

原本签订的90万盒对外包销计划,仅卖出了9万盒磁带。

对于这个结果,广-东广电彻底傻了。

要知道当初创建“太平洋”影音时,购进的全套先进设备,完全是由港方贷款了400万才得以完成。

按照合同上的约定,“太平洋”负责生产,香江“百利”负责销往海外,得到的收益全部用来偿还贷款。

但照现在的销售情况来看,这项计划是怎么也不可能完成了。

“怎么办?究竟该怎么办?”

这句话不仅香江百利在问,广-东广电也在问……

令廖明祖意想不到的是,几乎所有人都在问他这个问题。

可他上哪知道该怎么解决。

直到此时廖明祖也没搞明白,别人签订的合约,为什么要由他来执行?

但现实就是现实,一时间没招谁惹谁的廖明祖,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去推销这盒《蔷薇处处开》。

结果可想而知,在70年代末的港澳地区,这盒《蔷薇处处开》能被卖出9万盒,就已经能称得上奇迹了。

可剩下的81万盒磁带,该怎么办?

实在没辙的廖明祖,只能从香江打道回府,没想到正巧遇上了同样灰溜溜的周子深。

“我倒知道一个人,”

在见到已经瘦得不成人样的廖明祖后,周子深特够意思的说道:

“浦江有位叫江山的记者,兴许他能帮你在香江铺开市场。”

“你说的是真的?”廖明祖不可置信的看着自己的好友:“香江百利都做不到的事,一个浦江的记者能做到?”

“我原来也不信,”周子深苦笑道:“后来看了他设计的作品后,就服了。”

“什么作品?”

“具体的样式还没上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