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受封(1/2)
作品:《大唐小侯爷》御林军排成两队,让出宫门中间的位置。>
官员手持笏板,很有秩序的穿过宫门,向太极宫走去。>
一进宫城,官员脸上的笑容就不见了。>
上朝如上坟,要是下朝还能回家,是要给老祖宗烧高香的。>
到了太极宫下面,文武官员自动分开。>
武官在右,文官在左。>
方卓没得选,被老程死死的按在武官的队伍里,逃脱不得。>
一太监手持马尾佛尘,站在太极殿门前,扯着嗓子喊:“群臣觐见!”>
声音绵长有力,尖细洪亮,即便你现在还在宫门口,都能听的一清二楚。>
方卓在宫门前被拦了下来,说是宣他的时候,他才能进去。>
大殿内立即响起了吾皇万岁的声音。>
方卓没有看见李二站在台上神气的模样,猜他一定气势如虹,不同凡响。>
“大丈夫……”>
就要念出刘邦当初看到始皇帝出行的时候那句话,看到太监正在瞪着自己,声声的咽了回去。>
没打算和人家交朋友,太监也不打算和官员做朋友,因为他们时常会有事给你塞银子,让他多多的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
拒绝吧,都是朋友,不拒绝吧,他又不是皇帝,即便是美言了,皇帝要对你动杀心,他能有什么办法?>
好不容易熬到李二叫他进去。>
这才撩着袍子低头走进大殿。>
面见皇帝,不能抬着头看皇帝,看一眼就是个诛灭九族的罪过。>
跪拜之后,局促的双手无处安放,等待李二对他的审判。>
没想到,李二一句话都没说,直接就让太监念起了圣旨。>
“皇帝诏曰,今有临潼方家子,救驾有功,斩首二十级,现册封为临潼平安侯,食邑五百户,封朝请郎,治下临潼,赏赐黄金百两,银千两,绢布百匹,钦此!”>
叩头谢过吾皇之后,方卓就被请出了大殿,太监恭喜了方卓之后,就把他领到了朝房休息。>
不一会儿,太监去而复返,皇帝在书房召见。>
方卓匆匆的赶过去,又是一阵磕头见礼。>
这一次,方卓能正眼观瞧皇帝了。>
书房是私密之所,能把你请到这里来,那是绝对的信任。>
“你可满意?”>
方卓道:“本是无心之举,也无意进入官场,得陛下厚赏,诚惶诚恐。”>
“委屈你了?不愿意为朕分忧?”>
李二才是诛心的行家。>
“陛下操劳国事,事必躬亲,是微臣的榜样,在说混账话,就是矫情了,臣原为大唐献绵薄之力。”>
注意,这里说的是大唐,而不是他李二。>
“好,那就领着临潼县令,好好给朕治理,年底京察,如若不合格,一撸到底。”>
李二就这脾气,给你一颗枣就打一巴掌。>
“谨遵陛下教诲。”>
“下去吧。”>
“微臣告退。”>
和李二的第一次见面就这样匆匆的收场。>
人还没回去,知县的官服已经送到了家里,侯爷的诰书被吴忠拿到列祖列宗的牌位前,哭得稀里哗啦。>
方家终于出了一个大官,列祖列宗在九泉之下总该瞑目了。>
“赏赐家里的银子到了吗?”>
“没见有银子啊。”>
“空头支票吗?”>
“不清楚。”>
李二的封赏说的厚重,就是迟迟不见兑现。>
已经催促过好几回了,人家根本连解释的话都没有,就关上门送客了。>
都是人精啊,演技派实力演员。>
话说的很大,兑现起来很困难,说朝廷现如今入不敷出,去年李二登基的时候封赏国公们的银钱到现在都还没有兑现。>
你一个小侯爷,天天催促什么。>
一句话说的方卓透心凉,只能上任临潼县令之后,搜刮民脂民膏了。>
……>
方卓能当临潼县令,最高兴的莫过于陆乘风和他手下的捕快了。>
因为陆乘风被委以县尉的职务,马明成了捕头,下设七个捕快,捕快每人能分到三个白衣。>
人多了,巡逻起来,也不那么累了。>
谢克勇兼任县丞和主簿的职位,剩下的原封不动。>
刚上任第一天,程处默他们几个就从长安赶到临潼来祝贺方卓。>
卧云楼的招待已经是临潼最好的档次,也不过二两银子就全部搞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唐小侯爷 最新章节第二十七章 受封,网址:https://www.xddxs.org/389/38985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