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35/www.xddxs.org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35/www.xddxs.org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第201章 出走避险(1/2)_故乡的龙_新顶点小说网

第201章 出走避险(1/2)

作品:《故乡的龙

当这个信息传到仰光的时,李虎马上召集景鹏、芳洁、赵达和任翔开会,通报了倭寇即将要在香港和南洋动手的信息。

赵达听到信息,马上留下两个弟兄照看商店,而他本人和其余弟兄则在当天返回香港。

赵达是一个大孝子,他要在倭寇动手前,把父母和一些财产转移动到美国去。

而景鹏和芳洁则这个信息传到了国内。

任翔听完信息,则马上回到家族向爷爷任刚说明情况。

任刚听完汇报,问李虎有什么安排。

任翔说李虎讲,倭寇要在香港动手,接下来整个南洋也会遭殃,特别是仰光和滇缅公路,早就成了倭人的眼中钉、喉中刺,他们要在这里动手,也是迟早的问题。

所以李虎在仰光的安排是,做好随时撤离的准备,他也让任氏家族,现在可以把一些财产和重要人员,先撤离仰光到美国去。

因为任氏家族的码头,在收回之后,一直成了华夏货运的重点码头,也是倭人多次破坏的对象。

听完孙子任翔的报告,任刚也觉得李虎让任氏做出的安排是恰当的,就马上着手撤离仰光的事宜。

景鹏和芳洁,在向国内汇报完这里得到的信息之后,国内给予两人的信息是,跟随李虎站好最后一班岗,帮助他安全撤离。

李虎觉得,倭寇将来占领仰光也是早晚的事情,不过在他撤离之前,一些人还是要亲自拜访才是。

他首先去面见杜梅,说明了情况。

杜梅说,她到美国投资的事情,已经得到了家族的同意,既然倭寇要在南洋动手,她想到时候和李虎一起撤离。

李虎在见完杜梅之后,去面见了吴刚和海涛,说明了倭人,在不久的将来,就要在仰光动手,并让他们相助一些事情。

这两人,都知道李虎和他的手下,是他们惹不起的人物,所以在李虎提出相助的事情后,两人都表示,只要是李老板的交代的事情,他们绝对会完成好。

李虎说来到仰光,主要是为华夏输送战略物资,才在这里和任氏家族,一起在这里购买了码头。

如果倭寇将来占领仰光,关于码头的事情,将来倭寇一定会接收,所以他的要求是,码头和任氏家族的事情,在倭寇占领之后,他们要尽可能保护之,或者接过管理。

对于李虎的要求,两个人都表示,只要能够帮上忙,将来都不会放下。

至于将来倭人占领仰光之后,两个人具体怎么做,这也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轨迹,所以李虎也不去强求,但如果两人,在仰光成了倭人的走狗,做出一些坑害缅甸族人的事情,将来李虎不用动手,缅甸人也会对他们的行为做出惩罚。

做完了这一切,他给自己手下的两条轮船下达了指令,一条回到香港接人,直航美国,一条留在港内,随时做好撤离准备。

在香港的浩瀚和手下,都在忙着撤离的工作。

而能够知道信息,并作出撤离的人物,在香港确实不多,所以香港市面上,和往常一样,看不到任何战争来临的信号。

人们来去匆匆,都在忙乎着自己的事情。

在一个菜市场上,赵武和思琪在购买一些食品,准备做一顿丰盛的饭餐,为两个人的离别做准备。

因为昨天,家族的轮船已经返港,今天做完了所有的准备工作,明天就要启程离港。

所以两个人分别就在眼前。

在购买完食品回去的路上,思琪对赵武说道:“赵哥,我不想离开这里,想留下来和你在一起。”

“你的心意我清楚,但是你留下之后,让我做起事来会有很多后顾之忧,并且这个事情是早就定好的,你如果留下来,出了什么事情,我怎么向族长和你的父亲交代。”

“那你如果在这里有个三长两短,让我也会后悔一生的。”

“放心好了,我一个人在香港会照顾好自己的。

再说,自从我们来到香港,在这里我已经有了很多自己的人脉,谁要是想加害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你可要照顾好自己,不要让我担心。”

“放心好了,我还等着和你成亲的。”

两个人,从源镇相识,在洛城一起工作,最后来到香港,这一路走来,两人从来没有分离过。

现在因为倭寇要在香港动手,就要分离,也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

可他们心中清楚,只有打败倭寇,他们才能够团聚,才能够有一个常人的生活。

因为李虎不在,赵武就要留下来,管好五氏在港的所有财产,这是一个神圣的职责。

在这时候,有一个家族,也在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故乡的龙 最新章节第201章 出走避险,网址:https://www.xddxs.org/335/335267/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