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许都风云 第七十四章·策论(1/2)
作品:《魏挽天倾》果真,在汝南待了没多少时日,刘备口中的曹公心腹真的就到了汝南接掌防务。
夏侯渊拍着自家大侄子的肩头,毫不吝啬赞美之词,说道:“好小子,有能耐,有出息,远在许都就听到了你在两郡的所作所为。”说着,就为曹昂竖起了大拇指,若非是在曹昂的营帐中,除了叔侄二人再无旁人的话,恐怕夏侯渊是不会这么说话的。
曹昂摇了摇头道:“先前曹仁叔父还在担心我这么做是急功近利了呢。”曹昂说的乃是他的土地财富制度的构思。
夏侯渊拍了拍他,与他一同坐在榻上道:“子孝虽然担心,却还是为司空所呈交的书信里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也算是为你的构思补充了一些。不过这等事情工程总是浩大的,非五年之内可成规模。”
曹昂缓缓点头,显然是认可夏侯渊说得,诚然自己在淮南事是将土地分给了百姓,但是这也给了他们陡然而富的错觉,曹昂不敢保证他们是会像以前那样,勤勤恳恳还是以逸待劳,在这些平民之中是否会产生新的豪强,这些尚未可知,还需要新的政策与制度来完善这些忧虑。
值得庆幸的是,宗亲里都是支持自己的计划的,若不是得到曹操的首肯的话,夏侯渊不会来治理汝南这个大郡,曹仁也不会坐守淮南,这都是在曹操的支持之下才能促成的。曹昂自然是心知肚明,那这么说起来,曹操的观点是和自己大致相同的,只不过他没有表现出来罢了,实际上在他的心里是认可自己想法的。
“有些事情还是要在你回返许都之前告知与你。”夏侯渊目光灼灼的望着曹昂说道。
“叔父要与我说什么?”
“目测你回返许都封赏之后会有一场对你的弹劾。”夏侯渊略带嘲讽的开口,曹昂自然知道,夏侯渊的嘲讽对象大概是谁。
有人同意的事情,自然也会有人去反对。经过夏侯渊的诉说,曹昂知晓这次的反对大军都有那些人物,除了帝党之外,河内士族也毫无意外的加入到了反对大军之中,而且在曹昂走后,曹丕甚至还写了一份策论交予曹操,内中大致意思便是士族乃是与曹操荣辱与共,相互依托的存在,谁也无法离开谁,不过,据夏侯渊所说,他百分百可以确定,那策论绝对是背后有高人指点。
这就是在全盘的否定曹昂这个刚出炉不久的计划,一个帝党就足以让曹操焦头烂额,再加上河内士族这等庞然大物,然后二儿子也在别人当刀子使用来拱火,曹操的压力山大啊。
“我很想知道,子桓呈交给父亲的策论中是怎么形容我的,叔父可以告诉我嘛?”夏侯渊点了点他,自怀中取出一份绢布,道:“这是司空亲自拓印的,曾言若是你不提,就不让我交给你,哪知道你竟然真的提了。”交给曹昂,后者摊开大致的略了遍,通篇都在描述士家的作用,甚至完全忽略甚至无视,在曹操起家之时,宗亲对曹操的帮助,就差直言若无士家帮扶曹操断然不会有今天了。
且文中还在含蓄的指出,有人包藏祸心蛊惑曹昂才令兄长做出这等想法云云,“他倒是没有直接骂我呢。”曹昂冷冷的一笑,不得不说,曹丕果真是已经贴心跟着士家走了,他也不想想,纵然最后人家真的拥立他,自己没点主见,世家说什么就去做什么,那是上位者嘛?那是个可怜的傀儡!
看字迹断然是曹丕书写无疑,只是里面的用句,风格断然不是曹丕的,这很显然是士家故意接着曹丕的手将己方的利益摆出来,与曹操“谈判”的,这种几乎不带掩饰的意思,很显然他们已经很不满了,可是他们以为他们是谁?诚然在曹昂看来,不可能忽视他们的力量,但是他们这样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叔父可知道,颍川荀氏对此有何反应嘛?”曹昂开口问道。
夏侯渊眼前一亮,笑着道:“我在和你说河内的事情,你问荀家是作甚?”
“若无荀家支持,我们双方很难成事。”曹昂如此说道。
如果将曹操当成一个董事长的话,宗亲势力是原始股东,河内、颍川士族作为新晋股东,因为大公子的观点,士族觉得触及了自身的利益,所以借二公子的手从而反对,向曹操表示不满。而原始股东作为大公子的坚定支持者,自然旗帜鲜明力挺曹昂,这时候另一派股东颍荀氏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见曹昂很是精准的把握住要点厉害,夏侯渊是完全放下心了,“先前还怕你知晓事情之后,会到许都行莽夫之举,原来早就胸有丘壑了。”
“若无叔父们的鼎力支持,我纵然纸基若妖也空难成事。”曹昂摇头苦笑道。
“来,与老叔说说你的计划是什么?”夏侯渊问道。
曹昂很想用股份稀释的结论来告诉夏侯渊,一是自己没学过金融不会描述,再者就是因为自己未涉猎过现代经济,无法给夏侯渊一个直观的描述,思绪了片刻道:“我与诸葛家的联姻就是破局点。”这就不得不提曹操的前瞻性,内部的这等三方制衡固然稳定,可也难受,曹操还是需要一股鼎力支持自己的力量,如此,他看中了遁入荆襄的诸葛家。
截胡蒯家,欲纳诸葛欣为儿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魏挽天倾 最新章节卷一·许都风云 第七十四章·策论,网址:https://www.xddxs.org/323/32330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