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四十六章 如履薄冰(1/2)

作者:卓牧闲
出来已经半个月了,韩渝累的精疲力尽,而且如履薄冰,不敢有一丝松懈。

半潜船四天前航行到芬兰湾与潜艇汇合,考虑到半潜船上的生活设施有限,潜艇上只留下七个海军官兵和后来上艇的五个俄罗斯专家。

由于艇上不能生火做饭,在等候半潜船的五天里官兵们只能吃干粮,最后实在扛不住才用电烧了一点开水。

装船过程非常之漫长,半潜船先下锚下潜,在船体注水的过程中,要不断观察半潜船的姿态并随时调整,以确保装载潜艇时能够精准对位,前后持续了十二个小时。

半潜船完全就位后,潜艇在一前一后两艘从汉科港找的拖轮拖曳下,缓慢靠近。前面的拖轮主要为潜艇提供动力,后面的拖轮则要协助保持航向并提供安全制动。

两艘拖轮把潜艇拖到已经下潜完毕的半潜船侧方,半潜船就用船首和船尾缆车的缆绳分别固定在潜艇首尾。然后启动绞车,把潜艇横向缓慢移动至半潜船正上方。

在此过程中两艘拖轮要分别在潜艇左右拉紧缆绳,保持潜艇姿态的稳定。

最终在四根缆绳的牵引下,潜艇稳定在装载甲板正上方,并和露出水面的标志杆对正,半潜船随之开始排水并逐渐上浮。

为确保万无一失,荷兰航运公司专门请了一个潜水员,在水下观察潜艇的状态,并用水下电视向舱内传回实时画面。同时,潜艇里的艇员也要配合操作。

半潜船、水下潜水员和潜艇艇员之间随时保持联系,互相通告艇体状态,确定特定部位的排水时间和速度,然后通过不断计算和调整,最终让庞大的艇体缓慢且精确地坐在半潜船的坞墩上。

在托起潜艇的过程中,全体人员全神贯注,小心翼翼。毕竟潜艇是精密装备,哪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可能会导致设备受损。

整个装载过程耗时一昼夜,韩渝跟转运工作小组的四位领导一样,精神高度紧张,二十四小时没敢合眼,直到半潜船的甲板露出水面,确认一切正常之后,终于松了口气。

潜艇装上半潜船,并不意味着可以休息。

韩渝又跟荷兰专家汉斯先生等人一起从凌晨干到深夜,把剩余的全部坞墩安装就位,所有加固工作才算完成。

第三天继续工作,要在潜艇指挥台围壳右侧,用集装箱制作人员出入通道,并在安装柴油发电机、空调等设备,给潜艇内部通电通风。

等这一切都做完了,远航前的准备工作才正式完成。

转运工作小组的四位领导和两位国内来的船舶专家上岸了,接下来的漫长归途中,只有七个中国海军官兵和五位俄罗斯专家留守,他们要二十四小时值班,检查潜艇内的设备情况并防火防爆。

【讲真,最近一直用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 安卓苹果均可。】

作为中远的代表,韩渝要负责海军官兵、俄罗斯专家与船方沟通协调。

本以为最难的装载问题解决了,接下来会轻松一些,可大事小事一件接着一件接踵而来。

按照上级的规定,艇上的官兵每天都要用潜艇上的电台向国内汇报情况,韩渝要用半潜船上的卫星电话,用之前约好的暗语,向冯局汇报情况。

结果第一天汇报就收到一个让人揪心的消息。

转运工作小组为节省经费,上岸之后租了一辆车,在驱车赶往赫尔辛基机场的路上发生车祸,四位领导全部受伤,李处长更是昏迷不醒,生命垂危。

紧接着,之前担心的情况出现了。

虽然半潜船上有发电机,但潜艇对电源的要求非常高,必须靠岸充电。

港口方之前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不提供充电服务,拒绝半潜船进港。

赶紧用卫星电话联系冯局,请上级帮着沟通协调。航运公司的汉斯先生也频频联系港口官员,据理力争。

好不容易沟通下来了,又要面临检查。

是港口国监督检察官的英文缩写,简单点讲就是依据(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和(海上防污染公约)等国际公约,检查外国商船安全的政府工作人员。

大多国家都有安全检察官,在国内是指港监局或海监局专门检查国际航线外轮的安全检查员,检查国内船舶的叫安检员。美国的检查一般是海岸警备队负责,日本的检查则由海上自卫厅负责。

总之,外国货轮进港,都有义务接受检查。

如果检查中发现问题,不但要面临罚款,甚至会被滞留!

而检查是全方位的,从船舶有可能存在的缺陷,到船舶的消防、救生、卫生、驾驶台和应急等方面,都是检查的范围。

船体和主机辅机工况是否良好那些大的方面且不说,就是防火门失灵用绳子绑、消防水带老化、水枪配备数量不符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