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各有心思(1/4)
作品:《探华夏之太古见》“却。然东及海繁年方及,自海汲贝,繁年方归,尝异乎?(没错!但是要从东城出发到达大海,这距离需要用年做单位才能抵达,从大海带回贝壳又要花费一年左右的时间,这可比我们巡游的距离远多了,你不觉得奇怪吗?)”
“繁年方及?(要这么久的时间吗?)”听我这么一说华胥夫人起身快步走到贝帘前认真查看。
小小的贝壳闪耀着华美的光泽,在拨弄之下发出悦耳的响声。
“异部贡之。(是那个异族人说敬献的啊。)”女娲可能觉得东王葛天也不需要派人去那么远的地方拿,自有臣服者敬献。
“弗!如无惧,何以贡?(不对。如果东王的势力没有达到那么远的地方,凭什么人家会来示弱进贡?)”
华胥夫人对女娲的政治敏感性有些不满,这么久的言传身教还是不能让她的思维上一个台阶,因此有些皱眉。
见母亲对自己表达不满,女娲略微低了低头。
“尝询乎?(要不要问问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华胥夫人的目光又转回我的身上。
从胸口抽出一支草烟,这东王可就不像新城的大庭那样周到了,我只能抽自己的。
看着华胥夫人回答道,“轻之,观矣。(不用表现的太在意,等他们自己表现。)”
列位您可能已经有所感觉,这似乎暗藏着隐秘,而且危机重重!
有人可能会想,这古人是不是也太不小心了?明目张胆的就露出马脚吗?
通过前面的章回其实可以了解到,咱华夏先民的智慧非常高,并不存在不假思索的大脑。
但,要知道这上古时期的阴谋论啊、故作玄虚啊等等还没有登堂入室,还存有直线思维的意识形态。
觉得这些东西好就用,觉得拿出来能匹配您的身份和地位就给,因此其实东王葛天的骨子里并没有主动去意识到可能会出现的“敏感”问题。
恰恰相反,他反而认为这些新鲜事物的出现是对王族母系的最大尊重,也是一种“表现”。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他并不知道,我,“懂”这些。
在他的眼里,我们应该都是从未见识过这所有“新鲜”事物的,也根本不可能了解到这些“新鲜”事物的得来不易,因此才敢堂而皇之的展示给我们。
我的“观矣”策略很快就得到了延伸,也就是晚餐时间的到来。
为了表示对王族母系的尊敬,东王葛天亲自带着众龙官,包括那名异服者一同坐在王宫大屋内,亲自指挥众多侍者为大家端来各种盆、碗、爵、鼎,当然这些都是土陶制的。
随着丰盛的食物不断在自己的腿前出现,整个大殿内弥漫着鲜美的香味,让人口舌生津。
对于王族母系来说,“意外”还在继续;但对我来说,是“久违”的重逢。
先不说在四溢着热气的陶鼎中熬煮装盛的海带、海白菜等素类,在大盘中堆砌入小山的海蟹、海虾、海螺以及各种贝类,那种只有海鲜才独有的芬芳直击大脑。
而最具代表性的则是“饮品”,其实在我看来叫“甜品”更合适,那就是只有在海边才能收获的椰子!
看起来东王葛天的兴致很高,有专门的侍从为王族母系服务,替不知道如何食用这些海鲜的她们揭开海产的真面目,并且剔出精华让她们食用。
小王子们哪吃过如此鲜美之物,大快朵颐中一个个开心到手舞足蹈!
识音律的东王葛天在几轮畅谈和酒肉的加持下,让他特训的“歌舞”队就在宫殿内为大家唱歌跳舞的助兴,这也许是最早的宫廷歌舞了。
有聪明的人马上就会联想到,噢!原来如此。
为什么阴康会早早就把小荷曲许配给了葛天的儿子呢?
因为这个上古大神葛天氏也是一个极为精通音律之人,甚至有史考《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葛天氏发明“乐舞”,是乐舞始祖。
我个人并不知道阴康氏和葛天氏在葛天被封东王前的青少年期两人发生过什么,但这二人都是上古时期音乐与歌舞的创立大神。
我甚至怀疑小荷曲是不是这俩人私相授受的产物,但因为没有结合成婚,让自己的后代继续结合既是补偿自己的遗憾,也是连通彼此感情的延续,这个仔细想想好像并不会说不过去。
但这里就不去求证了,那个要是说起来又是一本“”,虽然能够形成大量文字但毕竟是支线,不是咱们这本书表达的重点,不凑字数,要对的起您各位的,不再冗述。
但,要知道在那个时期“舞”是神圣而庄重的,是为“祭祀”服务而独有的巫师才能行演的“仪式”。
能够将“歌舞”独立出来,并且形成“艺术”给人以精神享受,这绝不是简单和易行的。
就像是伏羲否定了小朱襄的“体操”,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造成人民的心智骚乱,人的大脑是最奇妙的,修气打坐一个不小心都有可能走火入魔!
更何况在《易》这个通天引神的影响下,很容易让人的心智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探华夏之太古见 最新章节第五十九章 各有心思,网址:https://www.xddxs.org/314/314590/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