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太子之谋(2/3)
作品:《权谋天下之少时微光》虽然很多,但是归结下来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说到了太子与清王的关系。
这太子本就是废太子,自然是派不上什么用场,但是这清王,因为这科考舞弊案皇帝对他做了处理,眼下正在闭门思过,这太子和亲清扯上关系是少有的,但是就因为他们说了这样的话,才会惨遭灭口吗?难道这个事情和清王又有什么关系。
他打开父亲给他的书信,上面赫然写着六个大字:近清王,递拜帖。
李洛以前并不知道原来父亲和江陵的清王有密切的关系联络,只是他出门之前,父亲曾告诉过他,清王对他们家族有着浓重的恩惠,是以自己无论如何都是要扶持清王的。
你眼下作为考生前去应考,若能夺得状元,那么对于清王来说如虎添翼。
如果没有夺得状元,那么你可以递上我的拜帖,亲自去拜访清王,清王自然会给你安排。
李洛想着父亲少年时,是个侠士,怎么会和江陵的王爷扯上关系,但是又细想,父亲既然要他这么做,势必有其中的道理,他也不好多问。
但是他看着今天发生的事情,不免心中又有几分疑虑。
眼下考试又延迟了三个月,对于自己是否能够夺得状元,他虽然说有一定的信心,但是这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自己在绵州的才华有目共睹,但是江陵的才子也是个个厉害的。
尤其是这段初曦和顾澜,虽然说顾澜高傲,但是他才华还是有目共睹的。
李洛想着这事怎么都睡不着觉,索性坐起来又回想了一遍那些人说的话,其中有一句话令他突然毛骨悚然。
那人说道,太子品行不端,是已被陛下废除了太子之位,而清王刚正不阿、品性纯良,若是清王当上了这太子,那么天下势必也是繁荣昌盛的。
起初听这句话,言外之意无非就是说太子品行不端,如果清王有这个才能,那么清必定是太子的不二人选,但是在这个环节,清王还在闭门思过。
一个闭门思过,而且是在科考舞弊案中犯了如此错误的人,又怎么会赢得考生的推荐呢?难道不是前后矛盾吗?
就算是有心之人,想要造谣,想要这话传到皇帝的耳朵里,但是只有仔细推敲揣摩一番,势必会发现其中的矛盾所在,那么他说这话又有什么意思呢?
而且,为什么要杀了这四个人呢?
清王自然不会自己陷害自己,那么只有他的政敌宣王殿下了。
只是李洛在来之前就了解过宣王,宣王殿下轩辕易这个角色,他觉得轩逸之前做的事情都是井井有条,条理清楚的,怎么会在眼下这个环节做出如此矛盾的事情,我他觉得这不像是宣王的手笔。
这个时候陷害秦王对他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因为皇帝并不是笨蛋,她只要仔细一看就知道这是有人在陷害他,那如果是宣王的手笔,皇帝自然是会怀疑到她,他为什么要做对自己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李洛还是想不清楚,但是又想到顾湘云说,正是因为这几个人胡言乱语才会招致杀身之祸,既然杀了他们,自然是不想让他们再继续说。
只有死人才会是守口如瓶的。
那么这个人无非是想达到一定目的,而事情发展到现在,无论是对于清王来说,还是对于宣王来说都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而这其中得利的那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翁太子殿下了。
太子殿下虽然被废了一年之余,但是他还是没有回到自己的封地上,皇帝依旧让太子选择住在了宫中,只是他这个废太子的身份,什么时候能恢复到太子身份,皇帝没有说话,王武百官也没有说话,那么只有太子自己才能为自己搏一搏了。
科考舞弊案,太子并不参与其中,只有在这个时候在考生当中,通过科考这件事情掀起轩然大波,皇帝本就注意考生的事情,又是通过考生将这件事情说出来,那么皇帝自然是非常在意的。
而每朝每代太子的任命都是皇帝最在意的事情,现在废太子还没有被赶回驻地,就有人想着谋取太子的皇位,那么皇帝对此势必是非常憎恶的。
“宣王殿下,怎么大清早就这么急匆匆的,是有什么事要是找萧将军吗?我们少将军今天去巡视了,还没有回来。”
“我已派人快马加鞭传信给他,告诉他要发生大事了,他现在在赶回来的路上,我在这里等他。”
“是。”
太子的生母是崇德帝还是在亲王的时候封的侧福晋,那时候他们伉俪情深,太子的先母也是因为当时照顾长了天花的崇德帝,最后不幸感染而死。崇德帝对此感到亏欠,是以对太子都是十分的宽容和宠爱。
而这件事情京兆府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找到凶手是谁,这就让宣王嫌疑更大,而又在闭门思过的清王无疑是在提醒着皇帝,他竟然将手插进了朝廷官员的任命当中,可见其野心之大。
他的儿子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啊!
再过三天便是太子生母的忌辰,皇后娘娘会和皇帝前去太庙祭拜太子的生母,若在这个时候,皇帝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权谋天下之少时微光 最新章节第101章 太子之谋,网址:https://www.xddxs.org/284/284567/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