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85章 姚远的铁路宏图(1/3)

作者:遥远
正在西北指挥救灾的周飞接到指示后,立马启动了跨国运输业务,跨国运输部正式进入运营状态。

周飞安排好救灾工作之后,带了一支精干的先遣队从克拉玛依地区出发,一路往西走,经过霍尔果斯口岸前往阿拉木图,再通过哈国的公路网前往位于阿特劳州的贝姆特油田。

路线是经过反复选择的,但是哈国境内部分的道路没有进行过实地侦察,因此具体需要耗时多少是个未知数。

但是大概路程是计算出来了,从克拉玛依石油天然气储存设施到贝姆特油田,路程全长3700公里,往返一次就是7400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呢?

按照方向机械特种车辆制造厂开发的油罐车、天然气运输车跑50万公里就要进行大修的标准来计算,一台运输车只能跑67个往返!

运输成本之高昂是毫无疑问的,但即便再高,这条运输路线也要尽快建起来。

这条路能不能跑通,就看周飞这支侦察分队的了。

为了这次探路,周飞做了充分的准备,反复调整过行动计划和补给方案,最终确定下来的方案由21台车组成。

紧急空中救援和补给则由新北通用航空哈萨克斯坦分公司负责。

为了这次探路,侦察分队里,除了不可替换的技术人员之外,其余的全部都是退役军人,身体素质、野外生存能力等等都是个挑个的优秀。

通信和导航设备最重要,除此之外,还需要懂三种外语的翻译,分别是俄语、英语、哈萨克语,配备四位,防止人员出现生病的情况。

其他岗位全部按照三套班子来配备,即每个岗位都有两个备份人员。

21台车里,有四台柴油版的宝马越野车,这里面有两台通信车,其余两台是人员乘用车。

有5辆配备加油设备的容积为30立方的油罐车,即每辆油罐车能够提供25吨柴油。另外还有2辆新式半挂式重载油罐车,每辆装载了40吨柴油。

7辆油罐车能够提供205吨柴油,这些柴油既是测试路线实际运行情况的道具,也是侦察分队所需的油料。

有3辆春风科学院汽车研究所拥有全部专利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车,标载为40立方,约20吨,这些车全部空载,主要是试验这个车型是否能够在这条漫长的跨国运输路线上运行。

救援车、维修车、物资车、炊事车、水车、安全车、救护车。

组成了21辆规模的侦察分队车队。

报关很麻烦,所幸此前两国签署过协议,东方石油拿下哈萨克斯坦石油天然气经营特许权后,哈国在过关这个问题上大大简化了手续,反倒是国内这块有些麻烦。

不是有人刁难,是因为华夏一贯对出入境管理得很严格,这是好事。

好在夏红华非常帮忙,这又是为了哈萨克斯坦那边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还能促进两国之间的边贸,大好事一件。

周飞他们做足了心理准备,可是还没到霍尔果斯口岸就被恶劣的路况和气候给来了一个下马威。

第五天一个白天,前后有五台车趴窝了,车辆机械故障、路况太差陷车,各种状况层出不穷。

不得不呼叫新北通用航空派出救援直升机进行救援,恨不得把一个修理厂投送过来解决了车辆机械故障问题,针对具体的道路和气候情况临时对所有的车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装。

耽误了三天的时间才能重新出发。

到了霍尔果斯口岸的时候,已经出发的第六天了,七百多公里的路用掉了六天,平均每天只能前进一百多公里。

这个运输效率能亏损到周飞头发都掉光。

报关、过关,又花了一天。

继续前进后,周飞一直忧心忡忡。

过了哈国的口岸后进入阿拉木图辖区,周飞惊讶地发现这边的道路状况好很多,全都是铺装路面,地势又平坦,车队跑出了一天机动八百多公里的速度,一口气跑到了比什凯克的北面,晚上经过修正补给后继续沿着边境公路往西走。

等到天亮的时候,路况越来越差了。

各种问题再一次接踵而至,先后有七台车彻底抛锚了,周飞当机立断,剩下的车继续前进,留下必要的人员和抛锚的车等待新北通用航空的救援之后,自行返回阿拉木图休整,等待车队返程的时候再回到队伍中来。

就这么一路走一路侦察,磕磕碰碰的又走了七天的时间,总算跑完了剩下的两千公里路,进入了阿帕劳州。

此时,周飞手底下只剩下八台车了。

好在,四台宝马越野车和具备完全自主产权的三台液化天然气运输车全部幸存了下来,再有就是充当物资车的解放ca141卡车。

残酷的事实证明,国产的解放卡车可靠性非常过硬,春风科学院汽车研究所和方向机械联合研制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车的可靠性也非常过硬。

甚至经过方向机械仿制后改进的宝马越野车,也扛住了这3700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