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34章 姚远的观点(1/2)

作者:遥远
1995年的春节如约而至,姚家再一次操办宴席,这一次比之前的任何一次的规模都要大。

在姚振华看来,儿子赚了多少钱当了多大的老板,那不是最光宗耀祖的,儿子成了国家干部,那才是真正的光宗耀祖。

早上祭祖的时候,姚振华跪在列祖列宗牌位前面足足说了半个多小时,张桂芬更是从姚远小时候说到现在,让随同祭祖的姚远很是无奈。不过看到爹妈脸上那自豪的笑容,他庆幸自己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再活一世,不就是为了让爹妈有一个完全不同的幸福生活吗?

亲朋好友全都来了,爹妈这边的,姚远这边的,老姐那边的,还有姚老爷子的本地战友,他以前带过的干部,最后,周梁和杨胜代表市委市政府来了,县镇领导自然也都来了。

好几百人的盛大宴席。

这要是二十年后,组织就要查姚远的经济问题了。

热热闹闹一上午,一直待到最后的周梁和杨胜自然是要找机会和姚远单独聊聊的。姚远是南港地区经济发展的定海神针,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姚家三楼的茶室里,周梁感慨着说,“姚先生,我市去年的gd增长了18%,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历史上是一个奇迹,第二名是深市,只有12%,这要归功于你啊。”

姚远摇头摆手说,“千万别这么说,这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杨胜说,“周市长说的并不夸张,这么大的增长率,绝大部分是春风系企业贡献的。东岸工业岛三大基地、宝骏汽车生产基地、方向临港工业用三大重点项目投产之后,我们的经济体量超过深市重回全省第二问题不大。”

这是非常让人振奋的。

深市是标杆,一天一个小变化,三天一个大变化,说的就是深市。南港地区的经济在以前很长一段时间是全省第二,反而是改开之后逐渐被珠三角地区超越了。

但是,要超过深市,难度非常大。

姚远记得,到了2020年,南港地区的gd也不到4000亿,而深市已经突破了30000亿,是南港地区的七倍多。

反而是90年代,两地的gd差距并不算太大,南港地区作为老牌经济大市,本身体量就摆在那里。

姚远实事求是地说,“二位领导,你们应该知道这个增长率是有水分的,因为我们的企业的主要投资都是在去年完成的,本身南港地区的经济体量iu不大,所以去年的gd增长率暴增的现象。”

“是的,我们考虑到了。”周梁也很冷静。

只有投入没有产出,那就都是虚的。

马上要成为同事了,虽然不是一个地区的,有些话姚远就不会藏着掖着了,以前是企业家,一些话他不好说,现在可以说了。

姚远沉声说,“一个大企业可以带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这是必然的,可是一个地区如果单靠一个大企业来带动,产业结构上是不健康的。如何围绕大企业打造产业链非常关键。”

周梁和杨胜下意识地坐直了腰板,姚远要说的都是干货。

姚远说,“比方说方向机械,涉及机械制造的全领域,大到船舶小到摩托车,从港口机械到螺丝刀,可以说是一个托拉斯型机械集团。那么,单靠一个方向临港工业园就能完全发挥出这家公司的影响了吗?”

他顿了顿,“我看是不足的,是不是可以向上游延伸向下游拓展?在本地区形成一个囊括了上中下游的产业链。这样一来是可以起到以一带十甚至带百的作用的。”

“还有一个下岗职工安置问题,说白了就是就业率的问题。因为各种原因,国营企业倒闭了,把大量职工推向社会,社会的接纳能力又有限,老话说,开源节流,开源是排在前面的。想办法增加就业岗位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手段。”

“周市长,杨主任,开发区提出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进行生产进行升级,我对这个提法是持保留意见的。”

周梁很意外,不解道,“姚先生,你是重视技术的,你还是西工大的高才生。一些国营厂的生产技术落后了,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进行升级,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这是好事。”

杨胜同样不解,因为姚远是出了名的重视技术的企业家,他搞的春风科学院都快比肩欧洲一些国家的所有研究机构了。

姚远摇头说,“两码事,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对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并不冲突,也不是一码事。还是就业岗位问题。就说纺织厂,引进了日本设备和技术,一千多号职工就要淘汰掉三分之二,因为新设备用不了那么多人。”

他摊手说,“那怎么办呢?把这些人留下来还是推向社会?留下来的话,技术升级就失去意义了,先进生产设备必定会让人力成本下降,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推向社会,又增加了就业压力。”

“我们的优势在于人力成本,西方人一个人干的活,我们可以用十个人来干,而且成本更低。永安集团的主营业务是服装,目前已经成功打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