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08章 宝骏320(1/3)

作者:遥远
姚远打开车门,拽出安全带,道,“宝骏320另一个优势是安全性能非常好,是国内第一款使用了三点式安全带的汽车,配备了前气囊,装备了es,即车身电子稳定系统。”

“es?不是abs?”张副省长是知道这种先进技术的,国内还没有abs技术,而外资品牌的车,也还没有成为标配。

姚远道,“es是比abs更先进的控制系统,abs防刹车抱死系统,而es则相当于汽车的大脑,向abs等系统发送指令。领导,世界范围内,只有奔驰s级这一类的豪华轿车搭载了es系统,而且他们也是刚刚搭载的。”

“可以说,在技术水平上,宝骏320比桑塔纳先进了至少两代。桑塔纳甚至连安全带都没有。”

80年代、90年代的轿车没有安全带,在现在看来简直是匪夷所思,但在当时却是普遍现象。

国家对汽车安全的技术标准还没有更新,像大众这些外资品牌的车,是能省就省,不拿华夏人当人看。

西方资本家追求极致的利润,他们从来不会站在社会责任角度来考虑问题,并且会请一大堆所谓的专家学者拿出一大堆的所谓的理论,把企业应当负担的社会责任往“现实市场竞争”上面扯。

当前国内对汽车安全技术标准还没有形成法规文件,对汽车出厂的合格检验还没有一个标准性的文件来进行规定,这就导致了车企在设计的时候,会做一些减配。

在华夏风靡二十多年的桑塔纳、捷达等车型,其实国人并不知道,早在这些车型进入华夏的那一年起,就已经开始减配了。

姚远想起这些种种,心情是非常沉重的。

到2000年前后,国家开始出台机动车运行技术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部法规不断地修订增加新内容,到了2018年形成了最新标准,是汽车行业的指导性法规文件。

但,这一辈子姚远不会坐视,他要倒逼国家立法,要把所谓大众神车的真面目逼出来。

姚远沉声说,“我们的es是自己开发的,如果把研究经费计算进来,每卖出一台车,我们就要承担3万元的亏损,而且这还是建立在年销量10万辆的基础上。”

他四处看了看,没看到人,便问,“谢尔盖呢?”

詹成贵说,“在办公室。”

姚远便带着张副省长前往电子技术研究所,这里面的人更多,似乎比白天更热闹。

张副省长不由问,“科学院实行的也是三班倒工作制?”

“不是,春风科学院没有规定统一的上班时间,各研究所、各项目组的时间自己安排,哪怕一个月不上班也没问题。”詹成贵解释说。

张副省长说,“这么来管理不妥吧,容易滋生员工的惰性,这个工作制度还是要明确规定起来的。”

詹成贵说,“我们对立项的应用类项目的研发是有时间规定的,如果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研发,这个项目就会被取消或者移交给其他人,这个项目组就要转为协助类人员。不过对他们的具体工作时间和方法,院里不做硬性规定。一些预研类项目和核心项目就更加自由的,比如es技术,就是预研类项目,院里对研究时间都不做要求,研究人员自己非常自由地自行安排。”

“我自己也很意外。”姚远笑道,“这个谢尔盖原来是苏联电子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员,他到了南港之后,做出了一个用在摩托车上的电子打火装置,我看他对这方面有兴趣,就让他做汽车安全技术方面的预先研究,每年给他千八百万研究经费,随便他怎样折腾,想着有个三五年能出成果就不错了,结果这小子放了个卫星,居然拿出了可以应用的es技术。”

此时林威忍不住插话说道,“技术委员会评估了谢尔盖的项目情况之后,认为达到了大规模追加预算的条件,集团一下子投入了10亿元,动员本院几百名科学家,又在新西伯利亚和欧洲组织了上千人规模的技术专家,全部归谢尔盖领导进行攻关。就是这样才能这么快拿出可以投入应用的es技术。”

张副省长摇头感慨着说,“为了一个不知道能不能出成果的研究项目,你们就敢投入千万级的资金,看到一些前景而已,就投入了10亿元研究经费。咱们国家要是有这样的财力,那么多很好的项目就不必下马了。”

“当年的国产大飞机计划,研发团队打报告申请一笔经费,报到国家部委,最终没有批复下来,你知道是多少钱吗?”张副省长问姚远。

姚远沉声说,“我老师当年也是研发团队中的一员,他跟我说过。”

“嗯,我差点忘了你是莫院士的爱徒。区区3000万元,对一个国家级项目来说,区区3000万元研究经费都批不下来,太遗憾了。”张副省长显然是很清楚过去不久的那段往事的,言语之间诸多感慨。

姚远忽然一笑,道,“省里有兴趣的话,南方实业可以把大飞机计划接过来,把这个能够为华夏人民争口气的大飞机搞出来。”

“别开玩笑了,飞机不是汽车。”张副省长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