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入乡随俗(1/2)

作品:《三国之风云汉末

这次刘协不打算再听刘伯温的。刘协是从后世来的,知道贪腐的严重。

“军师不必多言,此风气若不阻止,哪还有人愿意从军。”

刘伯温意外的看着刘协,这时刘协第一次这么肯定的否决自己的话。

刘协走到门口,将冉闵叫进来。

刘协将功劳簿交给狄仁杰,“狄大人,你原来的事情本王会叫人处理,你就带着李元芳和本王的护卫冉闵去查吧。冉护卫,你暂时就跟着狄大人,直到事情办完为止。”

冉闵看了看狄仁杰,有些不情愿,“末将不在,大王的安全怎么办?”

刘协知道冉闵不愿意跟着这个书生办事。但查贪腐,会触犯很多人的利益,没有好的保镖可是会送命的。只有冉闵在身边刘协才能放心。

“狄大人做的事情比本王安全更重要,冉护卫不可任性。”

狄仁杰也知道冉闵的武艺,有他在身边狄仁杰心里有底多了。

狄仁杰见差不多了,道:“下官告辞。”

刘协点了点头。“嗯”

说着就带着冉闵和李元芳,退了出去。

刘伯温有一肚子的话要说,但想起刘协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就一直憋着。现在周围没人,刘伯温直接跪下。

“大王,现在刚刚打完仗,若将军们得不到回报,以后怎么会有人来投靠大王,望大王三思啊。”

见刘伯温直接下跪,刘协也没有动摇,这是原则问题,绝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军师,若有人把你的功劳拿去,你高兴吗?现在大汉就贪官太多,而导致民不聊生,黄巾起义已经给了我们教训,本王绝不能再犯桓帝和父皇的错误。”

“这风气是要阻止,但不是一下就能阻止得了,要循序渐进。大王可提拔一些这样的官员,那时大王再抓贪腐就不会引起众怒,还会得到众人的支持。望大王明鉴。”

刘协听这话,仔细推敲了一下,变得有些犹豫起来,“自己是不是做的过火了,这毕竟不是21世纪。”

刘伯温见刘协有些动摇了,打算加把火。

“大王,您现在是刚刚获得并州将领的认可,可不能因为这个而失去人心啊。”

刘协沉默了一下,道:“本王在处置的时候会有分寸的。”

刘协在说出这句话之后,有些后悔,觉得自己的耳根子太软。朝令夕改对领导的权威是种削弱。

“还是太年轻了,得快点提升自己的思维啊。这样才有底气说一不二。”

……………………

这些日子刘协和刘伯温一直在忙活战后的事情。

刘协发现这个时代的医疗太落后了,有些伤员因为没有药或者纱布而死。这在刘协眼里是不可想象的。

“有必要把后世的一些医疗设备发明出来吗?”

刘协在城楼上远眺着北方,心里想着这些天的所见所闻。

各将领都在处理战后的事情,也听说了刘协让狄仁杰查功劳簿的事情。但是没人在乎,因为这是刘协新官上任三把火,没人当回事。

一开始在狄仁杰一个个“拜访”这些将军的时候,根本没人把他当回事。要不是冉闵在边上,恐怕直接把狄仁杰扔出去了。

一些高级将领,比如吕布,根本连面都不见,直接让亲兵拿刀砍狄仁杰。还是李元芳出手,将这些亲兵给打退。唯一配合的就是高顺,高顺刘协还是比较相信的,他绝不会贪污。狄仁杰也查不出高顺有什么问题。

狄仁杰将这些天查出的结果全都告诉了刘协。

刘协没有将这些贪污将领一一查办,以后可要靠着他们打仗呢,可不能把人得罪死了。

到哪都得入乡随俗。

刘协也没什么好办法,就找刘伯温来商量。

刘伯温走上城楼,拱手道:“拜见大王。”

“军师来了。”刘协将狄仁杰查出的结果和原来的功劳簿给刘伯温看。

刘伯温这次是认真的看了一遍,看了足足有一个时辰。

“大王,看来这狄仁杰以后的路不好走啊。查的这么彻底,一旦公布出来,不知道会造成什么后果。”

刘协笑了笑,“现在朝廷就缺这样的人。只是要怎么处置这些人?”

刘协也想清楚了,刚开始自己确实有点激动,影响了自己的判断力。

刘伯温沉吟了一下,“基有三个建议。

第一,不处置贪污将领,将此次查出的结果烧掉。并颁下严格的处罚贪污的军令。

第二,不公布此次结果,扣除他们一年俸禄。

第三,公布这次调查结果,并按照大王自己的想法处置他们。”

刘协经过这次战争成长不少,对刘伯温的建议也是三思之后再决定采不采纳。

刘协略微思索一下,道:“第一条没有力度,即便颁下军令也不会有人当回事。第三条力度又太大,恐怕会断绝人才来源。这第二条倒是正好,但也要颁下相应的军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之风云汉末 最新章节第三十八章 入乡随俗,网址:https://www.xddxs.org/224/22483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