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临阵作诗(1/2)
作品:《三国之风云汉末》刘协与刘伯温意见不一,两人在屋里略显尴尬,刘伯温向刘协告退。
刘伯温走后,刘协在屋里呆呆地坐了很久。
刘协的内心很挣扎,不知道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是正确还是错误。虽然自己是意外穿越,但作为生在在后世的人绝对不想做谁谁的傀儡。而现在为了活下去,必须害一个不该死的好人。
“我到底该不该这么做?”
刘协坐在那里,不知不觉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直到第二天有人敲门才醒。
在中午的时候,刘协、丁原、刘伯温三人依旧在大厅议事。
突然进来几个穿着太监衣服的人,其中一人大声喊道:“圣旨到!陈留王刘协、并州刺史丁原接旨。”
刘协认得这个人,他是十常侍里的张让。
三人听后,连忙跪下接旨。
张让打开圣旨,大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
封并州刺史丁原为安北将军
令陈留王刘协为监军
……
钦此”
“儿臣接旨”
“臣接旨”
刘协接了旨后,张让看着刘协说道:“大王,陛下有些话让奴婢带您:此次与匈奴作战,凶险无比。大王替陛下监军时定要亲临战场。”
“本王明白了。”
张让又对着丁原说道:“丁原将军,陛下也有话带给你。”
丁原是很讨厌十常侍,也没给张让好脸色,随意道:“内侍请说。”
张让也不在意丁原的态度,道:“陛下原话是:朕只有两个儿子,希望丁原能保护好大汉血脉。”
“请内侍转告陛下,我丁原定会守住雁门关、守住我大汉血脉。”
等张让等人下去后,转身对着丁原,有些得意地说道:“将军,现在父皇让本王监军,现在将军没有理由不让本王上战场了吧?”
丁原说道:“大王,既然陛下下了圣旨,那下官无话可说。只是在关键时刻,还望大王能听指挥,莫要让下官为难。”
刘协答应道:“将军放心吧。”
匈奴大帐
于夫罗把铁木真和慕容恪找来,商量明天的攻城计划。
铁木真先开口道:“单于,明日攻城器械已经准备好。只要我们里面的人能夺取城门,那雁门关一定能拿下来。”
慕容恪原本想给铁木真使绊,但最后还是出于大局考虑,先攻下雁门再说。
慕容恪有些奇怪铁木真是怎么在三天之内准备好攻城器械的。心里闪过这个念头,随即对着于夫罗道:“单于,待城门打开的时候,我慕容恪带领五千勇士先入城。若没有问题,单于再带剩下的部队入城。”
于夫罗点头道:“好,此番攻入城中,给两位贤王记头功。”
说完,于夫罗拿出一张纸。
“两位先看看这个。”
铁木真看完,又递给了慕容恪。
不知道慕容恪是怎么回事,看了这张纸的内容反应比谁都大,就好像看见阎王爷的生死簿一样。
于夫罗看两人都看完了,道:“两位有什么看法?”
慕容恪暂时没反应过来,还是铁木真先开口,道:“单于,这篇《杀胡令》只是刘协和丁原为了鼓舞士气才这么写的。”
铁木真看了《杀胡令》,脸色虽然没什么表情,但心中震撼无比。
“想不到雁门竟有如此人物,这篇檄文可不是光靠文采就能写出来的,此人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文章末尾是刘协,真的是他吗?如果是,那刘协可能就是我匈奴未来最大的敌人。”
铁木真也很奇怪,但为了安抚军心,他只能这么说。
于夫罗和铁木真两人看了看慕容恪,发现他眼神露出极度恐惧。
“右贤王?右贤王?!”
铁木真喊了慕容恪两遍他才听见。
随即反应过来,对于夫罗拱手道“啊?!哦,单于,能写出这檄文的人自然不可小觑。但属下还是不相信这是个七岁孩子写出来的。”
慕容恪自己也感到奇怪,心想:“我这是怎么了,怎么会对一篇文章感到恐惧?”
于夫罗道:“两位贤王,我们这次攻打雁门似乎不会那么顺利。”
《杀胡令》很快就在匈奴大营里传开了,许多匈奴士兵都感觉到莫名的恐惧。
有匈奴士兵说自己似乎在被审判。
铁木真见这檄文对自己部队的影响不小,就将各部落的首领集中起来。
“各位首领,这些只是汉军的把戏。他们害怕我们勇士,所以用这些小把戏来蛊惑我军军心。明日单于就会带领大家攻下雁门,望各位不要被这些东西动摇。”
各部落的首领把这些话告诉自己的子民之后,士气有些恢复。但各个营帐里都死气沉沉的,没有原来的氛围。
匈奴将士们很快就入睡。
天亮后,匈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之风云汉末 最新章节第二十六章 临阵作诗,网址:https://www.xddxs.org/224/22483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