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2/3)

作品:《五零重生日常

于和兄弟单位交流,与兄弟单位结下了深厚的阶级友谊,得到了专家的认可,为兴化县的农机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姚软枝觉得,他肯定是只知道猪鬃厂的订单由何而来,却不知道诸市农机厂那些人对她的怨念。

直到最后,陆县长宣布准备成立兴化县农机厂,并且把姚软枝也列在了筹备小组名单中,姚软枝才知道,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大力地为自己造势,原来还是想要让她出力,同时也让别的人心服口服。

筹备小组的组长是洪书记,副组长是陆县长,这当然是挂名的。

主要干活的,有未来的农机厂厂长涂强,销售科长韩进运,人事科长艾中华,还有负责协调工作的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吕凯,然后就是姚软枝。

涂强、韩进运、艾中华干活,那是理所当然,毕竟他们就是之后农机厂的领导了,建设自己的地盘,还有什么好说的?

吕凯人家是居中协调的。

她算是个什么身份啊?

散会后,姚软枝被梅金英留下来谈话,就半真半假地跟她抱怨。

梅金英笑着拍了她一下:“干部编制,一个月工资二十八万,在农机厂先挂着,等回头把你调过来帮我。放心吧,不会让你白干活的。”

一想起来刘智宇的威胁,梅金英就觉得自己一定要把姚软枝抓紧了。早点给她把编制弄到兴化县,扣在手里,看谁还能乱伸手。

梅金英从姚软枝手中抽出那个信封,对着姚软枝摇了摇:“你没看看里面是什么?”

姚软枝摸着这信封薄薄的,还真没留意,现在打开一看,发现里面居然是一张支票,面额是一百二十万。

“展览会的奖金一百万,还有这次去农机厂的安家费二十万。钱不多,只能说是一点心意,奖励你为兴化县做出的贡献。希望你以后再接再厉。”梅金英严肃地说。

姚软枝愕然,她还以为按照这个时代精神重于物质的观念,新政府给她发一张奖状就完了,没想到居然还有物质奖励?

“可是我小学还没毕业呢。”她看着梅金英,“不影响吗?”

“县里多的是连小学都没上过的干部。”梅金英毫不在意地回答。当初参加革命的那些人,一多半连字都不认识一个。可这影响他们为人民为国家做贡献了吗?

正如刘智宇所说的那样,让姚软枝这样的人才一年一年地读小学,那才真的是一种浪费。

“领导的意思是,你对农机这一块比较熟悉,咱们县里估计都找不出比你更了解农机的人。所以,这次安排你进筹备小组,是想要让你出一个计划书,给咱们兴化县农机厂制定一个计划。”

兴化县农机厂就算是建立起来,也只是一个小规模的农机厂,不可能像人家诸市农机厂那样大手笔地做很多大机器,面面俱到。所以兴化县领导希望姚软枝根据自己的知识,为兴化县农机厂寻找一个立足点和发展方向。

梅金英的意思是,农机厂刚成立,编制比较多,正好把姚软枝安排在这里,拿到一个干部编制。等她把规划工作做完,就把她调到县政府宣传科来跟着她工作。

“梅科长,我还是想做农业这一块的。”姚软枝犹豫着说。

一个是她最熟悉农业,另一个是这个时代农业人才太过缺乏,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过不了几年,各种运动接踵而来,农村比政府要安全得多。

梅金英叹了口气:“哎,你可真是个傻姑娘!”姚家人怎么都这么轴呢?不过,也正是这种轴,这种精神,才更令人欣赏。

要是姚软枝就是那种趋炎附势、追求个人私利的人,她根本就不会替姚软枝操这么多心。

“先把农机厂的事情做好,下一步的工作,我会跟领导商量安排的。”梅金英换了一个严肃的表情。

“对了,你别忘了这段时间把小学的课本都复习一下,今年夏天小学毕业考试的时候,我替你安排参加,把毕业证拿了。”

姚软枝一下子就笑了:“谢谢梅科长。”她总算是不用再当小学生了!

温俊海还有会要开,他这次去参加农具展览会,当然也是有任务的。作为解放乡供销社的筹备负责人,他去参加农具展览会,自然是要在供应和销售两方面做文章。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次姚软枝设计的玉米脱粒机和改良耧车的订单,其实都可以列入他的销售业绩里。

不过供销社还是要依靠生产单位,所以和兴化县农机厂的几个未来领导碰了个头之后,双方决定,把供销社这次的利润份额与未来提货的资金相抵,同时保证,以后兴化县农机厂优先供应解放乡供销社农具,用最低的价格出售给解放乡供销社的社员。

解放乡辖下有十三个村子,约三千户人家,将近两万人。其中有七个村子位于山中,比较偏僻,温俊海准备一一去走访一遍,将供销社的政策福利讲给所有人听。

对于山村里的农民来说,他们最大的困难就是需要的生活和生产物资采购不便,生产的农副产品销售不便。从这个角度来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五零重生日常 最新章节道路,网址:https://www.xddxs.org/219/21964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