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1/4)
作品:《五零重生日常》大年初一的早上, 姚软枝被鞭炮声早早地吵了起来。
村里有四处拜年的习俗, 人们都习惯早早起床。
雪下了一夜,推开门出来,偶尔还有一片片雪花会从上方落下。也幸好下了一夜大雪, 现在外面亮堂堂的, 否则往年的这个时候,大家都是摸着黑到街上互相拜年。
姚学义就曾经跟她吐槽说, 每到这个时候,他就觉得村里很多人特别厉害,黑魆魆的冬天早上,他们怎么就能分出来谁是谁,隔着老远就开始问好拜年的?
姚软枝穿着一件红色小花的大襟棉袄,这是杨九香奉命给她做的新棉袄。杨九香这个二嫂是真能干, 裁衣服、做衣服、做饭做家务,都是一把好手。当初李氏看中的也是她这一点。
因为下雪, 姚软枝脚上穿了一双蒲窝棉鞋——用蒲草和芦花编织成的棉鞋,保暖防水,就是特别重,走路得慢些——可要是布棉鞋, 在雪地里走不多久就得湿透了。
大街上已经有人扫出了一条道路, 到处都是一片一片的人群,以家庭为单位四处向人拜年,满口都是吉利话。
远远的就能听到各种高亢的嗓门,喊着“大爷, 给您拜年了”、“三奶奶,新年好,你身体好吗”这一类的话。
姚文昌走在最前方,姚学义和姚软枝一人扶着李氏的一只胳膊跟在他后面,姚学武夫妻走在最后,一家人往南边走,准备去给姚软枝舅妈她们家拜年。
他们家是逃荒来的,当时和李家结伴同行,现在在村里也就只有李志高一家这个亲戚。
李志高被政府抓了起来,但是因为摆脱了他,他的妻子和女儿反而过上了更好的生活。现在她们住在许敬甫原来的院子里,母女三人住一间房子,在门外搭了个棚子烧火做饭,过得高高兴兴。
走了没多远,就在半路上碰见了王月娥母女三个。
“大姑,姑爷,给您拜年啦。”李二丫远远地就开始喊。
走到近前一看,王月娥母女三人虽然还是那么清瘦,但是脸上的神气已经完全不同了。以前她们眼睛里写满了麻木和绝望,现在却又重新开始燃烧起了热情。
李二丫是齐耳短发,和苏老师的发型一样。村子里大部分姑娘都是梳长辫子或者双辫子,这种齐耳短发是女干部们特有的发型。
上次她剪了个短辫子,这一次更是干脆剪成了齐耳短发,和姚软枝印象中那个女劳模、铁娘子几乎一模一样了。
“二丫长成大姑娘了。”李氏看着侄女的眼神满是欣慰,“我听学义说,二丫特别勤快,特别能干,王组长一直在表扬她呢。嫂子,你以后就等着享闺女的福吧。”
王月娥把头发都梳了起来,整张脸都露在了外面。她是典型的瓜子脸,尽管经受了生活的无情折磨,让她的皮肤发粗变黄,眼角也有了细小的皱纹,可是从她的五官还是能够想象出年轻时候,王月娥杏眼桃腮的美丽样子。
这个女人现在格外沉静,穿着黑色的大襟棉袄,说话不急不慢。
“唉,她除了能出点力气,也干不了别的啦。新政府给了我们母女活下去的路,我们也只能下点力气,报答新政府。”
“说得对,说得对,新社会呀,就是跟旧社会不一样了。以后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了。”李氏这些天也听了不少工作小组的宣传,她这话说的可是真心真意。
就看看这些从身边走过的人,以前都是怎么过年的?
有人连条裤子都没有,过年的时候能找到一个躲风避雨的地方,能吃上几口热饭,就算是幸运了。
有钱人过年才叫过年,穷人过年那叫年关——年关难过啊。
就像这雪——要搁往年,下这么大的雪,这村里怎么也得冻死几个人。
可是今年年前,农会就一家一家到最穷的人家去走访,给他们送了粮油棉被,说这是国家拨下来的救助物资,专门考虑到穷人的苦处,照顾穷人的。
王月娥一家也领到了这些救助物资。白给穷人吃的用的,这样的好政府去哪儿找呀?
姚家人走到村中间的大路上,不停地有人跟姚文昌打招呼拜年,姚文昌也同样忙碌地给别人拜年。
以前他不缺钱,但是却从来没有这么多人这么主动地给他拜年。姚文昌从他们的表情和眼神中能看出来,这些人的祝福是发自内心的。
为什么?就是因为这段时间他们一家人做的事,包括姚学义捐粮食,包括他们父子帮助工作组做事。他们有恩于人,也有威于人。
“姚叔新年好!给您拜年了,祝您健康长寿,全家幸福。”一个高大的身影,从前面走了过来,看见姚文昌,就十分严肃的向前问好。
在他背后,跟着一串大大小小的少男少女,不管熟不熟,也都跟着拜年。
“嗯,是俊海啊。新年好新年好。”姚文昌笑了起来,李氏赶忙从口袋里掏出花生瓜子给几个孩子吃。
温俊海今天穿着那一身没有肩章五星的军装,在一群黑色蓝色的人群中,这抹绿色特别亮眼,也把他的身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五零重生日常 最新章节相亲,网址:https://www.xddxs.org/219/21964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