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64章 杨嗣昌很倒霉(2/3)

作者:怒江山


“谢陛下隆恩,陛下圣明”群臣大拍马屁,朱由检神色难看的很,他也不是不想追究,可是这么多人,怎么追究?再者,这些年下来,朱由检也算明白了一件事,有些时候他想追究也没用,真追究起来,群臣再闹腾起来,到时候什么事也别想做成。

接下来,还是杨嗣昌的事情,生气归生气,朱由检也不得不承认侯世禄说的很有道理,不管如何不满,眼下还得指望着杨嗣昌呢。于是,一道令箭从京师城飞出,从腊月十九,一直到腊月二十五,六天之内,竟然有十道金牌飞到达鲁城,其中二十五那天,直接来了四块金牌。

说起来也是可笑,六日十道金牌,简直相媲美于南宋赵构送给岳飞的十二道金牌了,只不过不同的是朱由检要杨嗣昌发兵,而赵构要岳飞峰退兵罢了。

面对陛下不断催促,城中将是一直请战,杨嗣昌终究还是压不住了,已经十道金牌了,再拖下去,接下来送来的可能就不是金牌,而是三尺白绫或者鸩酒了。

无奈之下,杨嗣昌还是决定发兵,不过他不会向南发兵,而是向东,多铎打永平府,他就打大宁,只要把多尔衮围起来猛打,就不怕多铎不回来。

杨嗣昌所用围魏救赵之计也算是最稳妥的方法了吧,可真的能入预想中那样顺利么?

离途漫漫,红云满天,似乎在预示着一个结局。

古老的达鲁城外,白雪茫茫,腊月里刚刚下了一场大雪,不少明军已经有些不太适应了,尤其是那些来自江南的兵马,他们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冰雪?

可反观金国士兵,他们本就生活在白山黑水间,那里的环境远比冰雪天气差太多了,一场大雪,对女真人似乎没什么影响。杨嗣昌选择这个时候出城攻打大宁,并非莽撞,他有着充分考虑的,除了围困大宁,逼着多铎回援外,还有着另外一个想法,那就是打个漂亮的大胜仗。

这些年大明屡败屡战,败得连尊严都没有了,倒是有些大胜仗,那都是晋北军打得,陛下又多嫉恨晋北军可想而知,要是能打个大胜仗给陛下长长脸,对自己的未来大有裨益。听说晋北军顺利打进了乌思藏,又是一场胜仗呢,陛下可是急需一场胜利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杨嗣昌选择这个时候出兵除了这朝廷方面的考虑外,也是觉得这时候打大宁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腊月份一场大雪,现在大宁附近很多地方已经形成了厚厚的冰层,这种环境下是极不利于骑兵行进的,只要女真人失去骑兵之锋利,还怕打不赢人数战劣势的金国兵么?

这一战,杨嗣昌还是有着八成把握的,多铎去永平带走了三万多人,如今顺州、大宁一带的金国兵马加起来也就四万多,以十二万大军对阵四万大军,这是何等的人数优势,如果这样还打不赢,真该回家抱孩子了。

杨嗣昌不去南边堵多铎的后路,反倒往东进攻大宁,还真把多尔衮吓了一跳。毕竟现在拱卫大宁城的只有两万多人,如果明军真的倾尽全力强攻大宁城,谁能保证就打不下来呢?所以,面对眼前的局面,多尔衮煞是头疼,这个童太监,真不愧是领兵多年的主。

多尔衮贵为金国兵法大家,自然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之所以能屡屡野战打败大量的宋军,那是因为手底下骑兵锋利,这和当年契丹人总能对大明形成压制优势一个道理。可现在冰雪天气,地上打滑,骑兵的优势荡然无存。强行排出骑兵,一旦冲起来,可就刹不住了,猛地停马,结果就是人马一起摔倒在滑不溜湫的冰面上。

阿济格那双充满智慧的眸子里闪现着几分色彩,他到底年纪大了些,不会像多尔衮这般沉不住气,思索片刻,缓声道,“老十三,先下令让十四弟领人退到永定河一带,务必能随时支援我们。如果实在不行,就命令十四弟和皇太极的兵马强攻达鲁,我就不信汉人能眼睁睁看着达鲁陷落。”

阿济格这一招围魏救赵可真有点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意思了,不过不到万不得已,阿济格和多尔衮还不想用这招,因为大明军马出城一次不容易,如果这次不尽量找机会取得绝对优势,想等到明军下次出城,可就不容易了。骑兵,无法使用,可要是能使用骑兵呢?

当阿济格提出这个问题后,多尔衮摸着下巴自言自语道,“到底如何让骑兵摆脱冰天雪地的困扰呢?这可不容易啊!”

多尔衮苦思冥想了半天,也没琢磨出什么主意,不过他脑子活络,自己想不到,不代表别人想不到,当天便让人到城中贴告示,只要谁能相出让马蹄不打滑的主意,赏钱百两。告示贴出去后,在大宁城内反响很不错,一百两的赏钱,代价只是想到一个好主意,这买卖谁不愿意做?

很快就有人登门了,陆陆续续的来了许多人,还别说,真有一些百姓提出了歪点子,有的提议用厚布包裹马蹄,有的提议缠上稻草,最后经过测验,多尔衮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将一些兽皮裹在马蹄子上,因为摩擦力的关系,竟然一点也不滑了。

信心百倍的杨嗣昌可不知道自己的算计已经入了别人的彀中,崇祯十一年腊月末,简直就是多事之秋,先是晋北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