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022章关中之要和关键之要(2/4)

作者:马月猴年
要在意?』庞统看了一眼斐蓁,指点着沙盘,『为将者,当不可有「妇人之仁」……世子可是知道何为「妇人之仁」?』

斐蓁点头说道:『此语乃淮阴侯所言,曰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多表仁慈心肠,喻处事优柔寡断,施小恩小惠,不识大体之意。』

『那么妇人之仁,与男子之仁,究竟差别在何处?』庞统一边看着沙盘,一边问道,『过几日世子前往潼关,到时要如何做,可是要细思之。』

『妇人之仁,可是不敢杀戮?』斐蓁问道,『犹豫之间,错失良机,便如鸿门宴之未杀汉高祖……』

庞统笑了笑,『不杀为仁,呵呵,此乃蠹儒之言也……少主,且问可有妇人杀人否?』

斐蓁皱眉说道:『妇人自也有杀人,士元叔为何如此问?』

『既如此,何来妇人不杀人之说?』庞统问道,『更何况鸿门宴之时,项羽所为乃大丈夫也,若依范增之言,则祸在须臾。』

『啊?』斐蓁眼珠转动几下,想不明白,便是很干脆的拱手说道,『请士元叔指教。』

『妇人之仁,乃不知轻重,吝惜封赏也,与胆敢杀人与否无关。』庞统缓缓说道,『前些时日,某问世子,若擒得曹孟德,世子当何为?世子言若不愿降,便推而斩之。此言谬也。如项羽之鸿门,杀与不杀,非项羽所决,乃决于高祖,决于时事是也。』

『若高祖人心向背,兵卒离散,杀之无妨……』庞统笑着说道,『然鸿门之时,高祖之下有十万众,诸侯联军不过三四倍于高祖也,项羽何来胆略杀高祖?』

政治斗争里的一个常识,凡是军队头头都是不能随便杀的,军队又多又忠诚的更是想都别想,即使能打得过也别想。为什么?乱世多的是军阀,你把哪个头头杀了,他的兄弟们都会来找你算账,战争是免不了的,你跟其中一个打的两败俱伤,马上就有渔翁出来把两个残血都收割了。

鸿门宴时刘邦军队数量是十万,而且十万基本上是跟着刘邦的纯嫡系部队,而诸侯联军只有四十万左右,名义上听从项羽调配,灭秦么其他联军会跟着,但打刘邦的时候诸侯才不鸟你,甚至盼着你俩打起来,反正秦朝已经倒了,现在是分蛋糕的时候,僧多粥少,少一个算一个。

历史上曹操真正击败之后直接亲手杀了的诸侯,就只有吕布一个。因为那个时候吕布手下已经是没有多少兵马,并且连手下大将都是人心涣散了,杀了只有好处而无风险,所以吕布死定了。

即便是到了后世,光头强就没少开鸿门宴,杀社会名流丝滑无比,可是遇到教员就卡住了,是光头强『妇人之仁』?不是的,项羽杀韩王成、义帝也很果断,但碰到有军队的刘邦他就是不敢杀。会被杀的要么手上没枪,要么枪杆子抓不牢……

『以后事推前因,则无有不准……』庞统笑着说道,『便如当下某言早知涉县会败,便是有一二三四之理,是否也是灵验非常?项羽之所欲,非杀高祖可决也。那么世子之所愿,可杀曹孟德一人而的得乎?』

『这……』斐蓁皱着眉头,他似乎是听明白了,但是似乎还没有完全明白。

鸿门宴之前发生了什么?

项羽在钜鹿之战大破秦军,并且直接越过了楚怀王,受降章邯并封其为王,这让其他诸侯军阀看到了跟着项羽的好处,于是就集结在项羽之下,企图获取更多的好处,于是乎以项羽为首的,意图取代旧七国君王的『新兴武将集团』正式成立。

而刘邦夺取了关中,有独霸关中的意图,所以顿时引起所有『新兴武将集团』的不满,项羽也因此找到借口消灭刘邦,但在准备偷袭之前,项伯泄密了……

刘邦知道了项羽的计划之后,还怎么偷袭?联军人数虽多,但是相对松散,而刘邦是单体兵马最多的诸侯。纵然项羽能消灭刘邦,但是肯定损失会很大,项羽损失过大之后,定然不利于项羽日后的篡位,也无法威慑其他诸侯,所以只能从军事斗争转化为政治斗争。

于是当刘邦表态要遵从项羽做老大的时候,就已经脱离了危险。

鸿门宴就只是项羽敲打刘邦,而不会真的动手,也不可能动手。因为项羽要的是什么?是要篡楚怀王的位,自己做老大,然后分封诸侯,把诸侯国从七个分成更多,以此让诸侯们更加的弱小,方便自己将来可以一步步的消灭诸侯国,最终统一天下。

那完成上述目标的前提是什么?首先这个新兴的武将集团,必须支持项羽篡位与分封。

那么又如何让新兴武将集团同意和支持?给诸侯相应的好处。

封章邯为王就让新兴武将集团们看到好处,但是杀刘邦呢?

大家也都知道,刘邦并没有罪,且鸿门宴上刘邦是要入伙新兴武将集团的,且拿了关中之地来当投名状。无罪杀功臣,必定人人自危。倘若如此,联盟瓦解,分封失败,项羽输定了。

而且从鸿门宴之后来看,项羽做对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