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022 通麦坟场(1/2)

作者:甜水海
耿哥讲述了令他难忘的川藏线的一段惊险经历。一个很少说话的人,把我们当朋友倾诉,说了这么话,我们深感震惊,耐心地聆听着耿哥的故事。

你们应该都知道国道318川藏南线,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波密到排龙那段。记得,那天要从波密县城出来,骑去通麦镇。骑过318的人都知道,波密去通麦这一段,下雨是家常便饭的事情。不幸的是,前一天就一直下雨的波密,第二天早上还在继续下着,没有要停的意思。

后来问了旅店的老板娘才知道,通麦和排龙段已经下雨几天了,路非常泥泞。这还是其次的。要命的是,连下几天的雨无疑让路况的危险陡增,因为那一段是臭名昭著的“通麦坟场”,滑坡、泥石流、落石、塌方,多种地质灾害路段,每年不知害死多少人命。“通麦坟场”,实至名归。

同一间旅店里,有一个骑行队伍直接包车去了林芝的八一镇,每个人带上自行车是150块。说实话,开车走这段路也很危险。能够自己走就自己走,与其把命交给别人的方向盘,不如自己掌控。我们这个骑行队的队长跟大家商量是否出发,大家一致决定不再等雨停了,冒雨出发,风雨无阻,再晚出发就可能赶夜路。

就是这样,我们穿上雨衣,冒雨出发了。由于下雨,路上车很少,人更是看不见一个。我骑行速度慢,慢慢就落在队伍的后面。一个人在一条绕来绕去的公路上骑,森林茂盛,旁边是帕龙藏布江开阔的江面,被云雾笼罩的高山如武侠小说里的云之颠。虽然下雨,但是却蛮享受这云遮雾绕的风景。

波密县城到通麦镇这段路总体是下坡,途中要经过102滑坡群,在这段不到一公里的路上,不少人遇难于此。我们通过102滑坡群的时候,有惊无险,队伍都安全到达通麦镇。就是那个时候,队友胖哥告诉我们,前面的排龙乡有温泉,距离通麦镇只有10多公里,问有没有人想去。

今天下了一天雨,有雨衣但是浑身都湿透了,我倒是很想泡温泉。队伍里其他人都说,下雨天,不想赶过去了。所以,我跟胖哥就继续骑过去排龙乡,计划明天再跟队伍汇合。

通麦镇骑出来,一路上停了很多等待过通麦钢桥的车。我左钻右窜,下坡到通麦钢桥,武警大手一挥,我们骑车的不用排队直接过去。易贡藏布江上,铁桥附近有通麦大桥的遗迹,2000年易贡大滑坡,冲毁当时的通麦大桥,历史上的通麦大桥不知道已经被摧毁了多少座了。这座钢桥是那个时候是临时搭建的,一次只能单向通行一辆车。

过了通麦大桥后,进入了帕龙沟,开始了泥浆路模式。上面是看不到顶的覆盖着森林的山头,下面是湍急的帕龙藏布江。正是雨季,帕龙藏布江浊浪滔天,声如雷霆,令人胆寒。泥浆路在山腰半处蜿蜒,泥泞不堪,并经常发生滑坡、泥石流、落石、塌方。

就是这样的一段泥浆路,还要上陡坡,有些是超级变态的陡坡。这种烂路陡坡,只有单行道那么宽,很多地方只能容一辆车过,会车就很麻烦,所以堵车应该是经常的事,自行车只能不断地穿行在塞车之间。

当我和胖哥转过了一个很陡的弯道,往前走了20米左右,后面不远处,就是我们刚刚过来的那个很陡的弯道,突然发生了滑坡。首当其冲的是一辆越野车,直接被推进了帕龙藏布江,被滚滚的江水淹没,然后浮上来,再淹没,随着江水冲到下游去。

我们吓傻了,所有在现场的人都吓傻了。过了好一会,大家才反应过来,高声呼喊。但是在那里,手机没有信号,后面有人返回通麦镇去报警,也许一条或几条生命就此完结。

我们赶紧往前推车,找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坐下来,双腿发软,为自己为了泡温泉下着雨还继续走,后怕不已。休息了一会,我们赶紧顺着路下到了帕龙藏布江的支流边,过了一座铁桥后进入工地,那附近正在修建连接通麦隧道的大桥。

我和胖哥在工地上转来转去,就是找不到路,我们迷路了。用地图导航不了排龙乡,按地图的GPS定位,我站的位置附近就是排龙乡,但看来看去,没有看见村落或乡镇,平时信任的东西一下子失灵了。

当时正下着中雨,浑身是泥水,离天黑所剩的时间不多。那个时候,我的心情有点复杂。突然想到附近有干活的工人,那就一定有工棚,也许晚上就可以借宿。于是我去找工地的老乡问,一问才知道路的方向,距离还有2公里,这会儿才像吃了定心丸,心情舒缓很多。

虽然下雨,我和胖哥还是继续往前走,没有留宿在工地。泥路两边云雾缭绕,江水奔涌,走过老虎嘴后,冒着雨水在泥路上骑行。到了路边的一个小卖部,向老板打听排龙乡的位置,老板告诉我前面一两百米就是了,并向我推荐了可以洗温泉的那家旅馆。老板的话就像雪地里的一杯热茶,瞬间让我温暖。

排龙乡是我见过最小的乡镇,就那么几间陈旧的木房子。第一眼你无法相信这是一个乡镇,连内地村子的规模都不如,但它确实是排龙乡,一个可以吃饭、睡觉、泡温泉的地方。好吧,该满意了,在一个陌生而荒远的地方,这已经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