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书院大比(1/2)
作品:《大明寒士》沈康走进讲堂,江柳愖站起身,抬手招呼道:“沈三过来过来,方才徐夫子来过,让大伙儿写时文呢。<的再直白一些,就是说,如果想要明白了解什么事情,必须要亲自去接触事物,彻底的研究它。
这句话虽然出自大学,但朱熹也极为推崇。
沈康略微想了想,现在是开始训练他们用程朱理学来作文了?难道骆逋想要让他们下场?
在此四人中,数沈康年纪最小,大概与他没有直接关系...
一个时辰以后,四个少年分别将时文交给骆逋。骆逋扫视一眼便压在了桌上,沉吟一瞬,缓缓道:“即将年底,院要进行考校,这是常态。但不同的是,今年的考校,要与南阳府的阅文院、归德府的龙塔院和藏英院一同进行。”
沈康瞪眼,考校是考校,可怎么就赶上了四大院一同考校?
“四间院一同考校?这唱的是哪一出啊?”江柳愖笑问道。
骆逋目光扫过他,神情凛然道:“这是四位山长的意愿,一为增进四间院的联通,二,我们行省之中,唯有这四间院最为繁盛,要一较高低,是迟早的。”
王麓操眸光微定,问道:“先生,此事可是关乎钱大人下狱?”
这位钱大人,指的自然是创立鹿鸣院的山长,王阳明先生的学生。
骆逋眉心不自觉的一蹙,沉吟了半晌,道:“钱大人依照国法,判处郭勋入狱并无不妥,待郭勋案真相大白,钱大人自会安然无恙。”
他又顿了顿,抬眸看向四人,道:“庙堂之事庙堂定夺,无关尔等,尔等只管在院大比中,大施拳脚便是了。”
沈康兀自笑了笑,四间院大比啊,不知届时将是何等壮观场面呢。
鹿鸣院乃是心学宣扬最为繁盛的一家,为了心学之名,这一战,只能胜不能败。
他抬眸看向骆逋,骆逋正蹙眉出神的看向窗外。
“叩叩叩”三声门响,邱志存在门外低声喊道:“浩然先生,山长请您到斋舍一叙。”
骆逋微微蹙眉一息,然后缓缓的道:“尔等自去藏楼读吧,记住方才之言,好生准备着。”
“是。”四人纷纷起身拱手,将骆逋送出门去。
骆逋一出门,江柳愖转眸看向王麓操问道:“王麓操,我听我父亲在家提起过,最近朝堂动荡,礼部官员更迭频繁,没牵扯到你叔父?”
王麓操缓缓的收起折扇,垂眸缓道:“不知。”
江柳愖面色略急,转到了王麓操桌前,双手拄着桌,慎之又重的道:“无论如何,你我也是同窗,这同窗之谊不假吧?你给我透个话,有甚的不妥。”
王麓操抬了抬手,自有童上前来为他整理册与笔墨。见他还是不说话,江柳愖面色更急了,他转眸看了看沈康和白启常,一副放弃人生的神情,道:“你们都是我的至交好友,我就明说了吧。”
他转过脸道:“王兄,王兄!”他拱手,长施以礼道:“实不相瞒,我父亲近来常传信回家来,若是往日我必然不会太过在意,但见父亲字字焦急,甚至有交代后事之意。我...我只知你叔父亦在礼部任职,只是想知晓究竟生了些甚么,想为父解忧,王兄。”
他字字恳切,全无往日那“江霸天”的浑样儿,见惯了江柳愖的自负与倔脾气,王麓操也是怔了怔。
他蹙蹙眉,回道:“月前,叔父曾传信来家中,我虽未窥见信之言,却也见父亲愁眉不展。家父回信以后,信如同石沉大海,再无回音。我是当真不知,并非有意欺瞒。”
“休矣。”江柳愖说了这两个字,后退了两步,白启常凝眸深思的一瞬间上前扶住他。
自从夏言致仕后复宠,郭勋就注定了要败下阵去。但郭勋下狱,牵连的人却太广泛,钱德洪是一位,还有一位名人,王廷相,乃是明朝文坛“前七子”之一,却不知王麓操之叔父姓甚名谁。
这位叔父暂且不提,只说钱德洪下狱,王廷相是直接被罢免了。这当初是世宗下旨彻查的,查完了又要判判案的官员是为哪般呢?当今陛下反复无常,谁也摸不准他究竟是何居心。
沈康微微蹙眉,想着,他并没有从某一方出,只是细数着这件事之后的局势。
先,昭圣皇太后、两朝老臣郭勋先后去世,能够压制世宗的人再也没有了。
夏言在次年再次被罢免了,真切的让朝臣知道皇帝“宠幸”的重要性。
东厂掌印太监弃市,锦衣卫中的势力也被重新划分,交托给了世宗近臣。
纵观全局,整个朝堂被大清洗,权利重新分配,世宗掌握了整个朝局。
如此说来,最大的赢家不是他又是谁?那么,是不是这一切都是在朱厚熜的有意引导下促成的?
若无次年世宗因宫女谋杀,这桩事情。世宗不会因惊惧,而离开内廷,去往西苑常住修炼。
正是今年生的这些事情,为往后世宗三十年不上朝,仍然能够牢牢掌控大明天下,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这其中的变化太多了,只要哪一环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寒士 最新章节第一百四十八章 书院大比,网址:https://www.xddxs.org/119/119470/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