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七章 为富要仁(3/3)

作者:历史小说
只要得到了这个消息之人,只有脑子进了水的极端货色才依旧我行我素。对于这一小撮极端少部分人,已经明确了政治方向的当地官府,直接按照政策将人收押,审讯,还争先恐后的直接往临州报备,说不得,还会因为这件事情而让皇上赏识。

至于那很多错过了三日期限,却暂时还没被查到头上来的,倒是一个个杵到了当地父母官家中,死也不肯走了,花再多的钱,也要把降价时间和记录改过来。

总之,再也没有哪个粮商大东家和地主族长,敢拿这件事情开玩笑,毕竟,皇上金口已开。若是拿皇上不当回事情,那皇上也决然不会拿他当回事情,被杀了也活该。

除此之外,临州之中,还有一件让人津津乐道之事。有一名女子,像是奇迹一般的出现在了商业圈之中,成为了那家原先后台属于刘家的四季春酒楼新东家。

临州以及附近有头有脸的商家富户,又有哪个不知道四季春酒楼?然而暗中打探,却是怎么也查不出来那女子的后台究竟是谁。

那女子行事也的确诡异,就在降价政策下来前七天,就将自己囤下的九十万担粮食全部抛掉,这还不算,竟以四季春酒楼折价五百万两加上两百万两现银与数名知名粮商商量抵押借粮一月,一月之后每一万担还一万两千担,如若在一个月后还不出粮食,则以三两半一担的价格将现银和四季春酒楼用作赔付。

但根据粮商们的计算,以及其后的运作,过一月后,粮食价格至多持平不涨,而绝然不可能跌去。

区区一个月,又怎么可能使粮食跌下一成或者更多?粮食在他们炒作之下暴涨,而账面上的数字着实把他们刺激到了,自信心空前的膨胀。

在经过短暂计算和衡量后,粮商们决定与那女子赌一把,只要区区一个月,一个月后每一万担就能多出两千担来。何况,即便那女子还不出粮来,光是那折价五百万,却值七百万的酒楼,就能让他们大赚一把了,更何况,还是以每担粮食三两半白银的高价抵扣。

虽然他们深信粮食还会涨,但如果朝廷真的拨粮,多多少少会受点影响,到时候只要跟官府商量好,晚点时间放粮,这一个月,甚至是未来两个月,都是滞涨期,这笔买卖,怎么看都是赚的。

而那女子,却是靠着价值至少七百万两的抵押,只借到了两百万担粮食。接下来,让所有粮食目瞪口呆的情况下,那女子疯狂的,在短短数天之内,便将两百万担粮食悉数卖给了其他库囤没有到位的粮商,拢共只收到五百万两。

这一来一去,她的账面上就足足损失了两百万两。这让绝大多数粮商,都是直摇头说她得了失心疯,以至于才会做出这种不可理喻之事。又有一说,她的后台,应该是她的情人,有钱的很,因为不能将她领回家去,以至于惹了她怒而胡乱挥霍他的钱财。

总之,经过官府公正的白纸黑字合约,是怎么也没办法违背的了。只要再过二十几天,他们就能心心定定赚钱了,至不济,也能赚个四十万担粮食,运气极好的话,能把四季春酒楼弄回来,那更是赚大了。

然而,就在他们还在做着美梦的时候,政令却是骤然而下,这还罢了,利欲熏心的他们,死到临头了,却还妄图联合起来违抗朝廷的命令,试图营造一个法不责众的局面,因为他们知道,这种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至多,再观望一番,若是朝廷着实下了决心执行政策。那么到时候再遵守也不迟。

却没料到,这次亲自批复那政策的,却是当今圣上。在回馈的消息中,在得到了那帮子粮商无动于衷,视国策于无物时,圣上怒了,直接砍了几十个人的脑袋。

降价政策,紧接着被以闯世界记录般的度,飞快执行了下去。而被炒作而高的粮价,也是应声而落,但是,对于囤积居奇的粮商的噩梦,仿佛才刚刚开始。

紧接着一条政令,为防止粮食落到敌军叛匪手中,一次交易过一百担者,须得去官府登记备案,并加盖官府官印。

对于粮商而言,这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但若是换做皇上没有杀人之前,或许还有很多人敢无视这条政令,然而此时的他们,却是一下子,感觉到了地狱之中。

朝廷这一系列的行动,最高兴的当属苏抑扬,因为这一件件生的事情都在他的预测与规划之中。

而李锦听了此事后也是津津乐道,想想临州太守赵书河那憋青的脸就想笑,正不停的一个劲儿夸赞苏抑扬是活诸葛。

————————————————————————————————————————————————

大家看了今天的这章,可能会觉得有点突兀,其实这是一章铺垫,为后面的精彩情节做准备,各位看官拭目以待。最后,还想说,俺要推荐票,用票票砸死俺吧。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