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章 出逃(2/3)

作者:七月初三
大燕北辽行营监军,大燕太子姬承乾战死,十万精锐全被歼灭。

这一战让大燕元气大伤,不得不放弃雁门关防线,将兵力收缩云州一线。

而就在这时,离国和南疆夷族趁机攻打大燕,分别在离国军神李青衣和南将白岩族族长的率领下,六十万大军联手攻燕,再加上北戎的强势兵锋,燕军士气低落,一溃千里,导致国土沦陷,几十万军队灰飞湮灭,国家危在旦夕。

危急时刻,大燕名将白晋,丞相裴文矩合谋出策。向离国跟南疆求和,允岁贡,质皇子,嫁公主。这才解除了大燕四面楚歌之危,而后燕军合兵一处,逼退了北戎的大军,解了亡国之局。

而姬轻尘就在那一年被送到了离国,做了寄人篱下的质子。

十年过去了,时间改变了很多事情,离国上层在历顺帝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陶醉在胜利的芬芳中,纸醉金迷,骄奢yin逸。百姓苦不堪言,矛盾日益尖锐,国力冰消雪融;而大燕君臣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上下一心,用了十年的时间,终于取消了当初订下的岁贡,并索回了遣往各国的质子。

姬轻尘知道自己这次回燕,就是因为大燕在看到离国新君刚刚继位,又经历了一场政变,国政不稳的情况下才提出的要求。虽然离国国力下降,燕国取消了岁贡,可两国之间的摩擦不断,要是平常时候提出这样的要求,离国未必就会答应。

只是想到回国之后自己就要面对更为复杂凶险的储位之争,面对已经为了太子之位急红了眼的诸位兄弟们,姬轻尘的心里就有点烦躁。现在仅凭叶清臣告诉自己的信息,还不足以他理清头绪,想出回到君临之后该怎么应对当下微妙的朝堂关系。

微微叹息一声,他发现自己的思绪有点混乱,便不再胡思乱想,放下马车的帘子,向坐在一旁的叶清臣说道,“轻尘七岁就被送到离国为质,时至今日已有十年了,本以为会老死在离国,没想到还能有回国的时候。这次能得以回国,还要多谢舅舅的全力斡旋。”

“殿下这次能够回国,不是微臣的功劳,而是陛下亲自下的旨意。要不是陛下在太极殿朝会上不顾群臣的反对,写了这道给离国新君的国书,恐怕微臣也没有机会出使离国,殿下想回燕国也不会像现在这般的顺利。”大燕出使离国的鸿胪寺少卿叶清臣很认真的说道。

“不是告诉过舅舅,私底下叫我轻尘就可以吗?”姬轻尘看了一眼自己的舅舅,不满的说道。

叶清臣微微一愣,心头一暖,颔首点头。

而姬轻尘听了叶清臣的回答,话语中没有一丝的感激之情,反而是语气中尽然有些不愤,“十年前,父皇不顾群臣的反对,下旨将轻尘送到离国为质,现在他又不顾群臣的反对将轻尘召回国,他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

叶清臣见外甥对当今天子没什么好感,便语重心长的说道,“轻尘,既然你叫我一声舅舅,我们就是一家人,舅舅也不想在这里跟你说假话。舅舅不清楚十年前陛下为什么会执意要将你送你到离国为质,可是这次陛下让你回国,肯定是为了明年三月份在羽林军校场举行的诸王的考校。”

见姬轻尘有点茫然,叶清臣继续说道,“今年的新年朝会,陛下就已经下旨要在燕国边关重镇设立四大都督府,都督府的大都督可以掌督数州兵马、甲械、城隍、镇戍、粮禀,总判州事。只是在四大都督府的大都督人选问题上,陛下显然是很谨慎,他似乎不想让外臣担任这一要职,不想让大燕再重蹈四百年前殇帝时京都告急而勤王之师不至尴尬境地,准备在宗室子弟和诸位皇子中甄选四位有才能的皇族子弟担任。所以才会定了在八月份校场考校诸位殿下的技艺,想以此想甄选出几位有能力的宗室子弟们出任四大都督府的大都督一职。”

当年燕殇帝为了博得美人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愚弄天下勤王大军,导致在羌族南下攻破北都时勤王大军尽然不至。要不是在国难危机的紧要关头当时还是太子的平帝极力抵抗,又亲赴西蜀求得援军,解除了北都之围,恐怕大燕早就被羌族给灭了!有了这次灭国教训,平帝将都城迁到君临时就极为重视中央对各地驻军控制力度,久而久之,这种重视就成了大燕历代皇帝必须要遵循的古训。

“父皇竟然下旨要设立都督府?难道他不知道这样容易造成边防重镇权力过大,出现尾大不掉而致使京城兵力薄弱难以控制的局面?再说就是让宗室子弟来担当这一要职,只要权利在手,以我那几个有野心的兄弟心性,他们岂能放过这样一个可以壮大自己的实力的机会?到时候储位之争达到白热化的阶段,对大燕造成的危害恐怕要比外臣谋逆可怕的多。”姬轻尘有点吃惊。

“不这样做,又能怎么办呢?陛下的身体是每况愈下,想要继续征战已经不可能了。现在的大燕依旧是四面受敌,想要改变眼前的局面,就必须要以防为主。只是不行军打仗,现行的军行大总管职位就没有了什么效用。只能设立都督府,让都督府统辖附近几州的军务,才能更好的防御周边诸国。由你们几位殿下,或者宗室子弟们做大都督,总好过让外臣胜任,就是今后发生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