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六章 浪花(1/2)

作者:美好时代
刘正风啪的一巴掌拍在脑袋上。

“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这么丑的文、这么渣的文笔,我这老脸都被丢尽了。”

全文阅读下来,这就是一个初中生的语文水平。怪不得今天上班时,感觉一些下属看自己的眼光有些异样,几个老朋友欲言又止,“报社主编就这水平?”

“报社主编就这水平?”这个问题还真没有多少人关注,只能说刘正风想多了。

反而有些情况大大的出乎他的意料。

“小刘,这次让你受委屈了。”

电话那头老领导胡道奇充满歉意的声音传过来。

刘正风笑道,“老领导看您这说的,能帮上您的忙我高兴还来不及呢。这算什么委屈。”

刘正风当然高兴,给领导帮忙、为领导解忧后的他明显能够感到老领导对他的不同。至少两人之间的私人电话打得比以前频繁的太多,说话之间的语气更加随和。

和领导有了更多的沟通,这以后的事情不就好说了吗!

“放心,小刘。我不会让你这次难做的。”说完之后胡道奇把电话挂断。

刘正风对着忙音的电话偷着乐,但是心里生出一丝不安。老领导的话,话中有话。

“他真的这么想?这是他自己的观点还是馨学的观点?”

馨学作为大明的文化巨头一直在文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馨学原创畅销书风云榜》更是关乎一些作家的名利创收问题。

馨学集团旗下的《馨学书报》凭借馨学集团的影响力和它以文学、文化艺术创作等人文科学的探讨与政治专栏吸引了一大批知识分子的关注。

而且馨学书报在燕京中文大学在1990年起进行的“大明新闻机构公信力调查”中,由1990年至2000年期间的5次调查当中,都被受访市民评为最高公信力的中文报章。因此馨学书报的发行量虽然和燕京日报等三大报纸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它的影响力却不小。

今天在《馨学书报》二版头条上刊登的这篇评论,在作家这一群体中立即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特别是从事武侠创作的通俗作家。

“开先河”、“一派宗师”这些字眼让这些名利双收的武侠作家看着很扎眼。

武侠小说在大明的地位可比大中国的要高很多。

身为世界big3成员之一的大明一直没有放松对外界输送文化、传播福音。从华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生根发芽,通俗易懂、情节奇诡、富有想象力的武侠小说一直是大明文化炮弹中的重要一员。

在亚太这个圈子里,大明的影响一直不容忽视。虽然大明本土和海外诸省之间有过矛盾,但是两兄弟面对外人一直没有放松警惕。同时华夏文明传承者的两兄弟在文化传播这一块一直努力奋斗着,渴望把文明传播给更多的人。

有这么广阔的市场,又有政府的文化政策支持,这些当今在通俗小说领域最红火的武侠小说作家,他们的日子只能说怎是一个美字可言。

如今这份在馨学书报上刊登的这篇评论想要干什么?

文人在名重于利。

胡家孙子的这篇小小文章的几句话却在不经意间掀起一场风浪。

“吾今日断言,前人武侠只为匠学,呆板套路,人人可书。今日武侠之美从此文起!”

“武侠之中,萧军为尊。然,吾不喜之。皆因武侠鲜有变化,陷入了瓶颈枯竭期,而先生大作的出现,打破了这一谭寂寂春水”

“先生之前人所文,所谓武侠,今日可死。后人鉴之,犹如木屑!”

冷笑者有之、愤慨者有之、蔑视者有之、无视者亦有之。

“小小后辈想要翻天乎?”

“狂徒,将我等置于何地!”

可能是太过崇拜,也可能是少年纯真。胡家孙子在读过楚留香之后把此本书之前的小说都变得一无是处。认为“他们难登大雅之堂,这些作品毫无文学性可言,非但不是文学、也不是文艺、甚至也不能算是小说。”

他的评论太过激烈,把一众武侠名家贬低的一无是处。

这不,看完评论就有一些脾气火爆的武侠作者打起电话向馨学书报投诉此文的不正确。严重歪曲事实,损毁了众多武侠作家的名誉,要求该文作者道歉。

更多的习惯拿笔杆子的武侠作者举起了他们手中的武器洋洋洒洒一大张通过邮递员把他们的抗议和愤慨传送到了《馨学书报》。

还有一些沏杯茶,坐在一边看这出好戏。

“好戏要登场喽!”

吕岩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过街老鼠。

或者更准确的说,他的另外一个身份回山石成为了武侠小说界里的过节老鼠,人人喊打。

“竖子口出狂言!”

“竖子无礼!”

“狂妄无知之人!”

“沽名钓誉之辈!”

“藏头露尾之人的信口开河!”

一张张报纸上,各种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