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九章 来了(1/2)

作者:美好时代
第二天,一些娱乐圈的人鼻子被气歪。

“老狐狸又出什么幺蛾子”。

“老狐狸太不要脸了。”

这一切都是因为《新新日报》娱乐版新出的一个板块,叫做“最近这几天!”

遍邀娱乐文化圈重要人士,共赴一场言论的盛宴,在酣畅淋漓、自由放松的对话中,阐述观点,吐露真心;原生态访谈一字不改,呈现名人最本真状态。

从这个板块的提纲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邀请娱乐圈人士对话最近发生在娱乐圈的大事的文字访谈节目。

而且它的卖点就是力求最新、最真。

如果仅仅是这样,无非是众家娱乐公司又多了一个捧人的渠道。大家都乐见其成。

可是这个板块的第一篇文章,就让一些人感觉不对。

“试看这几天——孙伯阳”

试看这几天,先从极遥远的过去开始讲起。

文章先已极谦恭的姿态点出他们关注娱乐圈,注重娱乐圈健康发展,愿为大明娱乐圈的长久发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然后娱乐圈的发展史被娓娓道来。

从遥远的“西学东进运动”开始,又经过了数十年的“新旧党政”。

在新旧党争之中从这里引出通俗歌曲的渊源。

通俗歌曲的发展又要从一百多年前,在插花镇上那条街上的第一家音乐唱片公司说起。这家公司叫做华盛音乐制作公司。

再到六十多年前,大明流行音乐歌坛经过众多前辈们的披荆斩棘、辛勤开垦,在一无所有的基础上发展的欣欣向荣,旭日东升。

然后有个青年入主那家公司。大刀阔斧的改革,内修文治,提拔一大堆有才之士,不拘一格降人才;外修武功,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进军华语文化圈势力范围中的市场。统治娱乐圈三十多年,斗遍海内外,掌握大明半壁娱乐江山。

最后三十年内有人立了个榜单,叫做四大天王,五大歌后。这九人一方面是先锋大将,为娱乐圈开疆拓土,打下大片江山。另一方面化身文化大使,为大明和海外诸国的文化交流做出突出贡献。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通俗歌坛的百年渊源说的不错,声情并茂,有理有据,结构清晰让众多读者了解了通俗歌坛份发展,寻找到了脉络。

但是这篇文章被某些圈内人读过之后总是感觉哪里有些违和。

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的叙述技巧怎么一个高字了得!

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隐晦、婉转的陈述、评论华盛在通俗歌坛这百年发展中为通俗歌曲所奋斗的重要意义。

怎么让路人听过之后以为大明娱乐圈的开山老祖就是华盛。好像没有了华盛音乐,今日娱乐圈的繁华就不会存在。

这篇文章狡猾的没有直来直去的说出华盛的辉煌过去,而是轻轻地点了一笔就过去不提,却留下伏笔引人遐想。

议论性的文辞言语都是公正,却把自己的感情色彩埋藏在记叙之中。

不知不觉间为华盛圈粉无数。至少也让一些黑子转为路人。

写这篇文章的这个笔耕老手,显然拥有丰富的社论经验,深明读者内心的想法。他以一种淡淡的、像是和家里老人闲谈的语气把这个为华盛捧臭脚的事情说在不经意之间。

夸奖人他没有明着夸,而是带有鲜美的外包装,通过迂回渠道拐着弯的使劲夸。

读过这篇文章后,明白的的人都能明白,不明白的人,他自己想一下也能明白。

“这个广告打得也太无耻。”

更无耻的还不是这些,毕竟华盛光辉的历史谁都不能抹杀。而且他也没有光明正大的四处宣传张罗,最多只是有选择说了一部分歌坛历史,有选择的夸大一部分歌坛历史,有选择的忽视一部分歌坛历史。

心里不服气的人也不能真的反驳,否则事情越说越大,不是为他宣传吗?最多只是让一些看不惯华盛的人内心有些不舒坦。

最让这些娱乐圈内部人士恶心的是,这篇文章开头引出歌坛之后,进入正文对现如今现象级歌手吕岩又是一番褒扬赞赏。

它从历史的角度说十三冠有什么不易,吕岩这个歌手有多么伟大。

它从如今的市场说,十三冠有什么辉煌,《一场游戏一场梦》这张专辑带来的震撼有多么强烈。

它又从未来的角度说,十三冠的意义在哪里,华盛的丰碑又增加了一座。

如此一番摇旗呐喊,把吕岩全方位的一顿猛夸,真是让人好不脸红。竟然有些读者一边读者一边赞叹。

“哇,吕岩好伟大啊!”

“哇,原来吕岩这么厉害!”

套用海山某职员的话,“好像没有了吕岩这个小子,歌坛就死了。”

当然,现在不流行高大全,现在的人们喜欢有些瑕疵的真实英雄。

英雄和伟人要有缺点,要接地气。

在把吕岩捧成音乐上的完人,比如,会多种乐器,钢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