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五章 牛刀(1/3)

作者:美好时代
申城,大明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都会区之一,长三角都会区的核心。

在百多年前的“神武革命”期间,申城率先成为对外开放的商蚌并迅速发展成为远东的第一大城。

这座位于长江下游出海口的超级都市,一个世纪以来在商业和金融的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全球影响力。它也直接影响着全球的经济、金融、媒体、政治、娱乐和时尚界,被公认为“世界之都”。

在这个不夜城中,东方明珠塔照耀着黄浦江两岸。从明珠塔向西望去,有一条长街灯火辉煌、车马喧嚣,编织着夜色下无数男女的梦,这里被称为“十里洋场”。

“十里洋场,洋人较多、洋货充斥,中外巨商,荟萃于此。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然大部分游人,只能空手而归。”

这是百年前的的文人朱光潜在《异闻杂谈》中对此地的描述。

今天这条十里长街已经成为申城著名的一条星光大道。这条长街上有超过五十多家著名影视和音乐制作公司聚集在这里,这里也成为可以和燕京插花地区遥相呼应的“娱乐圣地”。

十里洋场大道的“百乐门大街”和“黑石道”2个街区的人行道上,有超过2300枚五尖水磨石及黄铜的星星镶嵌在其中。星星代表着对娱乐产业有杰出成就的人的永恒纪念,记载着演员、音乐家、导演、音乐人、虚拟人物、戏剧团体和其他名字。每年都有百万游客慕名而来,拍照留念。

其中得到星星数量最多的人就是吕岩的老师陈中奇先生。他以歌手、演员、音乐编曲、武术指导和导演的身份总共得到五颗星星,不负他全才的名声。

“海山唱片公司”是当今的大明三大音乐唱片公司之一,在三十多年前它从插花那条拥挤的小路上搬到了这条浓郁着西洋风情的长街上。

可能他的决策人郑振乾先生都没有想到他接手的“海山唱片”能够在短短的三十年中完成了三级跳。从一个随时可以倒闭的家族式小公司,成为大明第一个上市的娱乐公司,如今资产已超百亿。

明镜般的月亮悬挂在漆黑的夜空下,天更黑、月更明。

海山公司最顶层的办公楼上,有间办公室还在亮着灯。这间办公室属于新一任的海山主人,于未达。

于未达是个职业经理人,年已及艾,头发苍白。

在十年前恐怕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会坐在这个位子上。当时的他正值人生低谷,他被自己服务了二十年的公司一脚踢出了门。机缘巧合之下,在公交车上于未达认识了郑振乾。后来,郑振乾邀请他可以到海山试一下。从底层出发,他用了十年的时间坐到了这个让无数人敬畏、羡慕的位子。

他的前半生和音乐没有半点关系,保险销售、餐饮行业、倒卖电子器材、房地产这些行业都有他的脚步,他做的还很不错。可能唯一有点关联的是,小时候在音乐课上唱歌老走调而被老师单独拎出来重唱、罚站,这件事让他一直记忆尤甚。

今晚是海山旗下的重量级歌手谢雷的新专辑上市的时候。

谢雷是海山一线的歌手,这种级别的歌手海山不下十人。“无论歌星大牌小牌、只要有空,我都会坐在办公室里直到深夜等待第一天专辑的第一手销售情况。”说这话的于未达颇有几分自豪。

然而今天,谢雷的专辑销量情况只是附带。于未达等待的是另外一个陌生人的销量数字。

他叫吕岩。

三天前,吕岩这个名字随着三大报的宣传传入歌手圈每一个人的耳中。

这个陌生人对于海山、对于于未达来说有些特殊。因为他是华盛的歌手,华盛为他不惜重金重点宣传的“尖刀人物”。

华盛和海山的恩怨情仇由来已久,最早的是是非非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模糊不可见。

如今华盛没落,夕阳余晖留恋在天际。海山犹如中午的太阳、骄阳四射、光芒万丈。

但是每一个新人进入海山时都要求背诵的,俗称“海山家法”的海山十三条中有一条是“把华盛打倒、打死是我毕生为之奋斗的正义。”“海山家法”遭人诟病,删删减减不少,但是这一条一直坚定地留着。

或许以下的这次央视采访可以见诸一二。

“郑振乾先生,年初,你被皇室授予爵士功勋奖章是否可以称之为你最伟大的成就,你同意这一点吗?”

“不!我这辈子最骄傲、最幸福的事,就是把华盛踹下d王座。”

“我宁可让海山呆在这个洋鬼子遍地的鬼地方,也不愿意吸一口有华盛味道的空气。”

于未达这个海山人也继承了海山血脉里的爱恨情仇。碰到华盛,海山总是会变得失去理智。所以,谢雷的新专辑《苦酒再满杯》被于未达提前半月,从原计划的六月档期提档到五月二十势必阻击华盛歌手的气势,不给华盛一丝一毫复起的机会。

“华盛这份礼物喜欢吗?”

杀鸡就需要牛刀!

对于华盛,海山从来不知道客气二字何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