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一章 凌晨四点的月亮(1/2)

作者:美好时代
初春的早晨,四周静悄悄的,小草还在睡觉,只有笨鸟先飞。

天边还能看到星星和月亮不舍的背影。红日刚锁上家门,即将出门。白云正要换上红红的漂亮衣服。

东郊人民公园,是燕京东城区政府在十年前拆迁东郊老巷修建经济适用房时规划的一个对外开放的休闲公园。

每天早上,天还未亮,公园里就聚集了一批住在附近的老人在这里锻炼身体,丰富业余生活。老人们上了年纪,睡眠的时间不知不觉间慢慢的变少。

公园广场上、楼台亭榭间不时的可以看见大爷大妈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有的闲聊,有的在为今天的表演做着准备。

对这些常年在此活跃的老人们来说。这两个多小时是他们一天最开心无虑的时间。这一个多小时是独属于自己的时间。

不用操心家长里短,不用接送孙子孙女,也不用独自一人寂寞在家。

唱歌、朗读、跳舞、体操、、、、、、一个个项目被这些老年人尽情地玩耍,展现老年人的活力。

吕岩抱着把吉他,走过一个又一个表演团队,向前走,人越来越少。走在小路上,熟悉的摸到“小湖”西畔的一个凉亭里。小湖,真的叫“小湖”。可能它真的很小,只有十亩池塘。吕岩更多的认为是这里人们对她很喜爱,给它起了个宠爱的名字。

凉亭是普通的八角亭。八角亭四个面,八个朝外的尖尖角。八角亭的背面是波光粼粼的湖面。湖中只剩残荷朵朵,静静的伫立在水中央,扎根淤泥,吸允力量等待盛夏的回归。偶尔一两条小鱼儿在水中嬉戏,对着湖面吹出点点泡泡,宣告春天已经来到。

凉亭的其他三面被公园的绿化带包围,只余下一条小路通往他方。

初来燕京住在附近的吕岩很喜欢呆在这里练唱功,弹吉他。三年间,无论寒暑秋冬,每天都能在这个稍显幽静的角落发现一个少年。一个人,静静的呆着,做着自己的事,除了鸟语和花香,无人欣赏。

时隔三年,吕岩又回到了这里。

在音乐圈摸爬滚打的三年,在军队仍旧学习音乐的三年,从初中开始,迷上音乐,乐理老师教导的六年。吕岩早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系统练唱功的方法。

在大明的音乐圈子中,有两个观点。一,水杯理论。天赋决定一个人的上限,好的天赋,学习唱歌事倍功半。一代戏剧大师程蝶雨先生曾说过类似的话,“如果一个人的天赋是个茶杯子,另一个人的天赋是个水桶。最后肯定是天赋是水桶的人在戏剧上的成就高。一个烟嗓无论如何努力都不会成为一名出色的青衣花旦。戏剧是个祖师爷赏饭吃的行业。

另外一种观点则是从荀子思想中找到的,人定胜天理论。认为人的潜力无穷无尽,只要经过科学系统的锻炼。茶杯也可以重塑为水桶。没有后天的学习,水桶也会烂掉。天赋只能决定你的下限,后天的学习比天赋更重要。天才,只是找到适合自己学习方法的天才。世上不存在没有经过学习的天才。

在这些观点的背后是大明的世家贵族和寒门子弟的无数次博弈的其中一点。

前世是共青团员,在红旗下长大的吕岩,从不管你黑猫、白猫,是杯子还是木桶。他是个是个标准的拿来主义者。有用的理论,就拿来用。忽悠人的理论就当笑话看,解个闷。

把吉他轻放在亭子里的青石圆桌上,转过身,面向小湖,向远方望去。深吸一口气,吐出肺里过夜的浊气。

从家里慢跑,在到公园的路上。吕岩就开始有意识的放松下巴下面的二腹肌肌肉。

现在开始,每天都必须练的基本功。吕岩把嘴张开,固定住下嘴,做出抬着头看天张开嘴巴的动作。想象着在天上看见uf后惊讶的情景。然后一点一点的把舌头向外伸,联系到下巴肌肉完全放松,使舌头伸缩自如。刚开始你会发现舌头不听你的使唤,现在这些对于吕岩只是一加一等于二的难度。

舌头放松后,吕岩又把舌头高高抬起,尽量伸长舌头,以脖梗、脊椎骨为轴心,以下巴为前导,左、右摇甩。舌头处不要紧张,要松弛向荡秋千一样,被动的左、右摇摆。这些动作都很乏味而且傻傻的。

可是这个练习很重要,想要唱歌咬字清晰,想要获得高音共振的技巧。只能坚持傻傻的练习。所以吕岩尽可能的在公园里找到偏僻的地方。否则,不知道的人看到之后还以为这个小伙子是嗑药了还是傻了。

刚开始为了练舌功,吕岩听从朋友的建议准备了一根筷子。用筷子帮助自己的舌头做出一系列的锻炼动作。比如把舌头伸成尖状,舌尖收回抵住下牙根。甚至舌前四分之一折叠形成横沟,最后在表成横沟的情况下舌头的后三分之二初向后退。

初次把筷子深入舌头,吕岩恶心的想吐。而且由于不能很好的控制手部的力量,舌头可是被扎的很痛,充血。最让吕岩灰心的是舌头痛的不能吃饭,只能吃流食,却没有感到明显的进步。

为了梦想只能坚持下去。既然上天没有赐予我一双飞向梦想的翅膀。我只能用自己的双脚一步步的向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